1982年度國防部年鑑中截取之部分檔案,其時點為1981.7.31至1982.6.30.
這是年鑑中公開的新型自製裝甲車輛,各位從其構型可看出這是後來定型量
產的CM-21.這時期還稱之為M113.
此輛CM-21砲塔上裝著型號不明機砲,顯見陸軍想追上潮流,獲得步兵戰鬥車
,此火砲型號經上FB請教諸路大神,軍友杜兄提供了訊息.
經比對後應該就是此款奧瑞崗的20mm快砲.
其性能諸元如圖.
根據杜兄之資訊再找到一張較清楚影像,觀其構型應該源自二戰時船艦上
大量列裝的奧瑞崗20mm快砲.
按當時國軍取得外國裝備之困難,應該是透過友邦取得該樣砲.
此時尚未定型量產,仍稱之為M113.
本年鑑上之附圖.
郝柏村視查北碇,駐軍為我服役之292師步五營一連.郝後方為師長張光錦
餘分別為孔旅長,簡副營長,韓營長及田連長.
本島使用的六五式步槍已換上30發弧形彈匣.65步槍年產2萬把,本營
在1981年移防金門前換裝,以65步槍淘汰卡賓槍.初代T65仍使用20發
裝短彈匣.
演習部隊均在盔布上粘上號碼條,我下部隊時拿到的鋼盔盔布上就還有
白膠的殘跡.
視察裝甲旅,乘員已使用俗稱龍眼殼的通信頭盔.
已經換裝柴油引擎的M24.
同時也取消了前槍射手,由五人車改為四人車.
照片中衝出舟車的是海陸.
近年的兩棲演習已沒看到過浮箱棧橋.
前海陸梁排補充:
浮箱棧橋原為105榴牽引砲車所用,最後一次使用是聯興59號(80年1月)
,同年華統閱兵後陸戰隊全改M109自走砲,因M109不適合走棧橋,後來
就沒再見到.
空投兩噸半.
預算編列將生產青蜂飛彈24枚.
惜沒有昆吾飛彈生產數量,坊間有個說法是美國同意出售TOW所以昆吾停產
這說法是不對的,因1978年的[漢威演習]證明我們已獲得TOW
這段時期購入的武器很多還是主戰裝備.
綜觀現在的俄烏戰爭,這種構造較為簡單的火箭彈仍能發揮效用.
[建新計劃]為台美斷交後的國防自主計劃.
這要裝甲兵弟兄來解說.
國軍員額為56萬人,當時仍對外宣稱60萬大軍.印象中陸軍47萬,海空軍各
3萬餘人.
彼時國防,外交為機密預算,媒體估合計約佔總預算40%以上,以當時的國力要
養這麼龐大的軍隊非常吃力,尤其是陸軍的預算優先順序均排在最後,所以陸軍
被稱為乞丐兵不意外.
軍官及士官補充,小弟忝為4萬預備士官中的一員.
預官錄取人數10817人,數量相當驚人.志願役預官則有946人,這數字又比我
想像中的要少.這時期就稱為預官轉服,[官預]這個我一直認為怪怪的詞尚未
出現.當時聽說由於轉服成效不錯,考選預官名額大幅縮減,但按此數字來看
是並沒有.
預官31期錄取率,大學生53.41%,專科生為22.45%,錄取率原來不低呀只是我程度
太差.(因沒準備,所以我連考都沒去考,省了報名費跟書籍費)
役男滿18歲可申請提前入伍.
各項演習,其中有117師參加的徵調商輪演習.
各軍種聯合演習.
外島與本島部隊換防.
新疆演習是莒光210師跟花蓮249師換防,另兩個師級換防,可能是馬祖269
跟揚梅193,金門117跟158師換防.
本島跟外島部隊換防是非常勞民傷財的任務,以重裝師為例,須動用四批12航
次的LST,歷時一個多月.
擴編防空武力,其中天蠍案是在東部佈署鷹式飛彈.
各項戰備計劃,其中35快砲第三個營完成戰備任務
特別問了曾在35快砲服役的[崇武小方](槍迷們應該都很熟]其編裝
為何?
小方說明:
35快砲一個連有兩個射擊單位,一部雷達帶引兩門火砲,故一連四門
砲,一個營有四個快砲連16門.三個營計48門,加上訓練單位留用,總
計應超過50門.
註:再查76年度年鑑
該年再增購35快砲16組32門,雷達16具,故國軍踴有總數超過80門.
外島火砲的轉向工程持仍續進行.
我在金門服役參加[威遠六號]威遠演習為期五天四夜,連民防隊都必
須參加,金門所有的機關,學校,商家停班停課,我們海防連的沒什麼事
幹,搬沙袋將據點大門圍了一圈,再來就是蹲在砲陣地裡等吃便當,幹訓
班的學弟們則去當假想敵,舉著紅旗到處跑.其中還有收容難民項目,營
部連派了十幾個弟兄,穿著不知那裡借來或偷來的民服扮演難民,其中幾
個的穿扮在幾年後的電視廣告上常出現--開喜婆婆.
正期生入學2366員,專科班3760員,專修班237員,常士班2416員.
各軍種訓練概況.
國軍大比武--體能戰技競害開始籌辦.
三軍完成新訓人員117370人.
M110採購50輛,M109採購25輛.5.56步槍即為六五式步槍,年產量兩萬把,
共生產十萬把.防空飛彈及TOW飛彈現有數量及增購數量,其中TOW累計快
2000枚,由以上數字也代表著戰備庫存數量驚人,但實彈射擊太少.
AP艦開始服役,台海風大浪高,搭AP艦渡海即便還是痛苦,但起碼比搭中
字號省了一半時間.
末文寫到動員所需服裝,按我的經驗是穿著淘汰下來的平布操作服.
參加過夏興發電廠工程,去搬石塊,將籃球大的石塊搬上卡車再送去鵲山
將其碾成乒乓球大小的碎石.本旅有碎石機,沒有的就坐在地上用鐵槌敲.
沒分到鐵槌者用石頭敲石頭.
在全軍大構工的年代,本連算是非常幸運,一個接一個的示範任務,讓我們
參與的工程不多.
各項工程.成功嶺的木造營防改建,飛彈營區地下化等.
主戰裝備妥善率.
其中的155榴彈砲生產三門,可能是聯勤仿造的增程砲.
找到我曾經與它朝夕相處的CS發射器了,這項化學裝備接觸者罕
青蜂飛彈預定生產24枚,但應該未全投入生產.飛彈快艇(FAB)48艘,APX1.
PGG兩艘,龍江艦跟綏江艦.
各項建案,裝甲運兵車.XA-3,昆吾飛彈編列一億多預算,代表通過性能驗證
,可惜無數量.飛彈巡防艦為[忠義計劃],曾在國父紀念館看過木製模型,此案
叫停的理由是美國不提供魚叉,但應該是風險過大,海軍不願意投資.
XF戰機及發動機開始研發,我們知道在美國放行通用參與協助後才有具體進展.
國防部年鑑合計五百七十餘頁,僅截取一小部分頁次,有興趣者請至國家
檔案局官網閱覽.
再來這些影像是1983年度國防部年鑑附圖,詳細內容再請至國家檔案局官網
閱覽.
竟然還有M41可引進.
這款鋁床在移防回台後睡了4個月,印象中在金門沒看過,它陪伴了各位
渡過酸甜苦辣的軍旅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