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2月,三大戰役結束,國府在東北,平津,徐淮損失200萬軍隊,蔣中正下野,由李宗仁接任.
國府已無力抵抗準備由越過長江的共軍,西方媒體鏡頭拍下國府由南京撤退"哀淒"景況.
照片中的國民黨軍隊正搭上輪船下.他們並非要撤往台灣,而是南下增援上海以爭取更多時間
將物資搶運台灣.行政機關及國民黨黨部則遷往廣州,以拖待變,看國府期盼的第三次世界大戰
是否早日爆發.
國府在大陸上的軍事失敗是一連串的錯誤造成.潰敗速度之快讓中共出乎意料.
徒步南下的行軍縱隊.
這時期的M3A3所剩無幾.
載滿家當的M3A3戰車南下參加淞滬保衛戰.
火車上擠滿從前線撤下來的軍隊
兵荒馬亂,一副末世景況.
故障的運輸機自行拆毀.此時傘兵第三團駐守南京機場,照片中揹著卡賓槍,戴著內盔
的士兵可能就是傘三團士兵.
整裝待發準備撤離營區的部隊.內戰時期有此個裝者僅有前駐印軍及傘兵總隊,依時空
判斷這應該就是傘兵,且很有可能是未參加過黃氾區戰役未遭重大折損的傘三團.
1948年7月.傘一.二團配屬黃百韜兵團與共軍惡戰,兵員折損過半.雖調回南京整補,
但無法在這麼短時間恢復此軍容.
離開駐地的傘兵部隊.
枯坐在路邊的不明單位.
美國令駐美大使館人員留守,以待塵埃落定後與中共建立新關係.
衛兵看守著準備南運的各式物資.
其中或有更多是達官顯要的個人物品.
這些傢俱幾番折騰,部分也許又運到台灣來.
車站擠滿南逃的軍民.
民眾手上拿著以秒速貶值的金元券.
車運南下的軍隊,軍容軍紀已無法維持.
像叫花子一樣的軍容.
所有入鏡的士兵皆為徒手,槍械統一集中保管,以免橫生意外,如攜械桃亡之類.
獸力是重要的運輸裝備,一併拉上火車車運南下.
行經街道的騎兵部隊.
兩名士兵攜行曩走過繪著反共標語的磚牆,與國府政府的潰敗成了反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