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中正總統視察完烈嶼,在九宮碼頭登上LCM.
照片大約拍於民國50年代末或60年代初,時蔣先生已八十高齡,身體仍非常硬朗.
歷代在烈嶼服役過的士兵,對這[九宮碼頭]四個大字定當印象深刻,新兵撥發時看一次
,退伍上船前再看一次,心情卻截然不同.
長城堡.位於機場旁,是金門罕見的大型據點,可駐紮一個步兵營.戰時擔任機場反空/機降任務.
96年3月,第一次返金時,曾由民宿業主帶領由民防坑道進入該據點,證實該據點確實有地下第
二層坑道.但我認為不適合人員居住,應該是作為當遭遇砲擊及空襲時的掩敝部.
金門地下工事始於劉玉章將軍任內,其對金門戰場經營之功勞是常被忽略及遺忘.
蔣先生在馬山遠眺故國山河.以一個曾在外島服役者,看到駐軍撤守後,據點,陣地一遍凋
敝破敗狀固然感傷,但以戰略的角度來看,十萬大軍佈署在要攻不能攻,要守也守不住的
小島,實是件虛擲國力的作為.
50年代的觀測所,牆上的敵機識別圖竟還有LA-11.
2005年由對岸民眾在廈門拍到大膽島爆破過期彈藥.
民國39年,國軍某部進行擔架操演練.
曾看過衛生排弟兄在跳擔架操,沒找到國軍演練影片,以日本消防隊的演練瓜代.動作類
似,我保證你會邊看邊笑.
步兵營營測驗時,衛生排會派醫護兵扛著擔架跟著我們走.我們不認識他們,他們也不認
識我們,大家配合演演戲.
民國39年,陸軍36師某部在苗栗.36師為國府抗戰前建立的三個德式師之一,南京保衛戰
時扼守通往下關碼頭的挹江門.為阻止潰兵逃跑,與友軍發生戰鬥,死傷慘重.
50年代陸軍81砲班.
金門二士校學生正操作M1919.30A4機槍.
70年時,金東師在二士校借住營區.時看見士校學生.當時覺得這些"小孩子"真可憐,這麼小
就派到外島來.
這照片我覺得很罕見,這是光復後駐守台灣的70軍.背後山鑾起伏,或許在花東.70軍在台
招募大量台籍青年後,調回大陸作戰.在金鄉戰役遭共軍擊破.
70軍來台接收影像.他們裝具,刻意注重,軍容還算整齊.絕非後來所云之乞丐兵.
來台灣接受特戰訓的約旦士兵.約旦與中華民國雖早無外交關係,但雙方應仍有軍事交流.較
為人知的是約旦曾採購一批T-86突擊步槍作為其皇家衛隊用槍.
蔣經國先生視察某離島.端倪的許久,實在認不出這是那裡,還請各先進們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