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二十七年七月,漢口市法國租界裡的法軍.
鴉片戰爭戰爭後,英國首在漢口建立租界.甲午戰爭後,列強紛要求滿清開放口岸,陸
續有日,俄,法德在漢口設立租界.拍這些照片時中日戰爭已爆發,但歐戰尚未開打.法
軍仍趾高氣揚在中國領土上招搖過市.
二戰爆發後,汪精衛政權收回法國租界,這些法軍士兵及戰車下落無資料可詢,有可能
遣返,亦有可能囚禁在中國.
照片中這輛戰車是雷諾FT17戰車,為第一款可以轉動砲塔戰車.是一戰時最優異的戰
車,外銷成績不惡,中國亦曾輸入,參與軍閥混戰.
國外收藏家保存極好之古董
砲塔可分別安放37MM火砲或8MM哈奇開斯M1917機槍.一戰戰車有分為雄雌.裝火砲
為雄性,裝機槍者則是雌性.我不確定這雷諾戰車是否也適用這分類.
這種五六噸重的豆戰雖然細皮嫩肉不耐打,但中國道路橋樑條件差,反倒很適用,一如日
軍那些破銅爛鐵.
這是公的.
這則是母的!
偶在國家文化資料庫可以找到稀罕的珍貴影像.
在街頭列隊法軍士兵.法軍雖然裝備不惡,但一戰及二戰表現的並不光彩.後方士兵
衣服有海錨標誌,可能為法軍海軍陸戰隊.
雲南的滇軍亦使用法軍M1915亞德里安頭盔.盔頂上有隆起狀結構為其特徵.採
這樣的設計或許是沿襲冷兵器時代的設計,戰士頭盔頂突起物設計可以導開劈頭
砍下的利刃.
這是首見法軍在中國活動的影像.
法國領事館大門.
最後方這位士兵攜帶著輕機槍,上網比對,應是外型跟捷克ZB-26很像之沙捷里拉M1924/
29輕機槍.(Chatellerault Mle 1924)
很有意思的設計,兩挺併聯,安置在高腳架上射擊.
法國租界裡東方面孔的士兵,但他們應該不是中國人,而是在法屬印度支那(今中南半島)
徵召而來的士兵.肩槍方式也如法軍一貫標新立異傳統而與眾不同.
機槍班,哈其開斯8mm重機槍分拆為腳架及槍身攜行.
軍史館裡有陳列該款機槍.抗戰前曾引進並進行仿造,不清楚口徑是否由特異的
8mm改成7.92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