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蘇聯找了個莫須有的理由對北歐小國芬蘭發起侵略.由於兩國國力懸殊,一般認為
芬蘭應無招架之力,很快就會投降,屈服蘇聯要求割讓領土的要求.
但跌破大家眼鏡,蘇聯以獅子博兔之姿所發起的攻勢,卻招來芬蘭一頓猛揍.史稱這場戰爭
為"冬季戰爭".芬蘭最終雖答應蘇聯的勒索,但其英勇抗敵的行為,堪稱小國抵禦強權侵略的
最佳典範.
照片來源:LIFE Kemi River Battle In Finland
戰爭的起因,過程及結局.
更多補充資料可見: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6%AC%E5%AD%A3%E6%88%98%E4%BA%89
芬蘭士兵在雪地裡居住的帳篷,蓬頂有煙囪露出,代表可以在裡頭加溫以禦嚴寒.
芬蘭全國總動員,婦女們投入後勤支援.
芬蘭全國總動員抵禦外辱,婦女並組成了人數多達十萬人的工作隊支援作戰.
作戰中受傷的芬蘭士兵.
年邁的獵戶亦投入戰鬥.芬蘭從事獵獲者眾,這些平日在野地裡打獵物為生者
可以輕易將目標轉換成俄軍.
遭伏襲的蘇俄運輸車隊.
遭芬軍以汽油彈摧毀的T-37輕戰車.
遭芬軍擊斃的士兵及軍馬.
在零下30度的酷寒中,三分鐘可將人凍成冰棒.
腳踩滑雪板,手持索米M1931衝鋒槍的芬蘭士兵.
芬軍亦大量使用單車以提高機動力.
評價非常高的衝鋒槍,可惜產量過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B4%A2%E7%B1%B3M1931%E5%86%B2%E9%94%8B%E6%9E%AA
神情堅毅的芬蘭士兵.
芬蘭傳奇狙擊手在這場國土防禦戰中神乎奇技擊殺五百餘名俄軍.他並沒有配備高精密
度的狙擊鏡,而是使用傳統的照門.
芬軍將領.
芬軍以騾馬拖曳之補給雪橇,似乎是裝著熱食.熱食對戰鬥中的部隊士氣維持
有很大的作用.
正在挖戰壕之芬軍.這種凍土是要如何掘?我在金門挖過線溝,規格是深三米,寬一米.
挖到手掌起泡,破皮流血,連十字槁的頭都敲鈍.所以非常能體會掘地之困難.
以樹幹鋪頂的工事,能抗阻輕型火砲的砲擊.
芬軍裝備就如抗戰時的國軍一樣,武器沒有標準化,型式及口徑不一.造成後勤上很
大的困難.照片中這把步槍乃戰前向蘇俄購入的莫辛那甘步槍.
芬軍著白色軍服,在雪地裡取得較佳之隱敝作用,與下圖被俘之俄軍士兵恰成對比.
二戰前蘇軍典型模樣,尤其是那頂怪異軍帽.
這些紅軍在戰爭結束獲釋後,不知會有什麼樣的命運?
民眾收集物資,支援前線作戰.
被摧毀的俄軍戰車及繳獲的戰防砲.
芬軍重要的戰防武器,L-39.20mm戰防槍.可看到槍枝是架在雪橇上及射擊時產生的
巨大後座力.
被芬軍繳獲之戰防砲.
被掀翻的蘇軍卡車載滿黑麵包.
芬軍戰鬥結束後清理戰場,撿拾戰利品.
馬刀.
棄置在路邊的裝甲車輛,我無法比對出戰車型號,敬請行家指點.
蘇軍裝具
殺人魔王肖像
繳獲之武器
一戰舊式德盔?
前往增援前線的芬軍.
西方國家一面倒的支持芬蘭並譴責蘇俄的侵略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