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八十一年國軍體能戰技競賽,手持EM-7的帥氣裁判官.
該年體能戰技運動大會於三月二十六日至三月三十一日在陸軍官校,步兵學校及中正預
校三個場地進行.
該年競賽有個重大變革,即競賽地區劃分為本島及外島,外島守軍為強化戰備,不再派隊
回台參加比賽,自四月十日起,分別在金門及馬祖進行測試.
同時為了使訓練普及,國軍所有部隊(含艦艇,飛行部隊)無必測,免測單位,採取中籤參賽
方式,為增進三軍團結和諧,參賽團體不互相評比,不定名次,依據各軍(兵)種特性及部隊
性質,訂定測驗等第,區分為績優(給獎),合格(不獎不罰),不合格(補測懲罰)等三種.
以上是"勝利之光"關於該次體能戰技競賽的介紹.文章乍看來是讓各單位失去競爭的機會,
但實際上我認為這樣才是正確的,為比賽而誕生,對體能戰技訓練已到走火入魔的精誠連
模式可以停了.
一個單位的精誠連訓練成效,並不代表這支部隊的戰力,其訓練科目中的刺槍術,手榴彈投
擲更是背離現代化軍隊所需必備的技能.
終其役期 我沒接受過任何關於戰場急救的技能,更多人連腰際防護包裡的止血繃帶也沒
看過,更談不上在戰場上如何救人,自救.
營測驗時,營部連衛生排會派一個班跟隨各連行動.我們不認識他們,他們也不認識我們,
看幾個二兵扛著擔架跟著我們走,我看著他們,猜應該也是臨時被抓伕來跑龍套的,大家湊
合在一起演戲給自己人看,給敵人看.
這是鼻屎大國家的軍隊,裝備不論,連訓練都已遠遠將我們拋在三百里遠了.
陸軍真是花太多時間在這無效戰技上,直到21世紀的今天,依然還是重點測驗科目.
這些障礙在戰場上實際碰到的機會不大,但卻是訓練士兵爆發力及耐力的良好訓練
方式.
來張500障礙標準場地讓大家複習.
知道我幹訓班結訓後歸建直到退伍跑過幾次嗎~~~零!我這輩子跑500障礙的配額在幹訓
班受訓時可能已經用完.
部隊雜務太多,根本無法進行任何訓練.下基地期間注重的是射擊,行軍,反伏擊攻堅,挖工事..
...這些打仗可以保命的技能.
受測部隊使用庫房裡搬出來的30步槍.
是因為65步槍實在是不耐摔才想到此舉嗎?
武裝泅渡,這才是必要的戰技.
跑步前熱身及伸展,士兵穿著防水材質布料的長筒膠鞋.這膠鞋使用期間不長.
空軍防砲部隊.
他們的軍服質料較陸軍草綠粗厚,功能性也較佳,不知陸軍為何不採用,而是後來配發讓
瘦小士兵穿起來像仁波切的寬鬆迷彩服.
當年成績最佳單位為海軍陸戰隊某部.
差不多同時間在金門的精誠連戰技展示.
這是127師精誠連在賈村進行的住民地戰鬥演練.台灣都市化程度高,住民地戰鬥是重要的
一環,但據我所知,大部分的部隊並沒有進行過這樣的訓練.
南雄284師精誠連的刺槍"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