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軍於民國三十五年九月進駐長春的珍貴影像.這些圖檔包括新一軍在長春進行的
慶祝國慶遊行.
杜聿明與孫立人為長春警備司令一職鬧的非常不愉快.按國軍傳統,那支部隊收回失地,
即由該支部隊進駐.新一軍在進攻四平之役擔任正面主攻任務,居功最大,理應由新一軍
進駐長春.但亦有一說法為四平之役係因新六軍迂迴包抄共軍側翼,林彪為免全軍覆沒,
下令撤退.總之就是獎勵不均而引起二人間之齟齬.
最後杜聿明讓步,讓孫立人當了長春警備司令.但此舉也讓新一軍與新六軍間這兩支勁
旅矛盾加深,自此兩支部隊再未同時使用於同場戰役.
網友留言問:國軍為何在大陸失利?國軍派性較重亦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新38師作戰記錄片.
駐印軍中以新22師與新38師裝備最好,因為美國原本計劃重建三個師,提供了三個步兵師
裝備,但原本運至印度的第8師沒去,這兩個師就瓜分了三個師的裝備.
這兩個師裝備情況如下:
師轄三個砲兵營,105榴砲營X1.75山砲營X2.
師轄三個團,團直屬砲兵為一81迫擊砲連(12門),37戰防砲連(12門)
每營除三個步兵連外,另有一配配8門重機槍的機槍連及一個火箭筒排(4具)
連級有一60迫擊砲排,每個步兵排有輕機槍三挺,步兵班班長副班長持衝鋒槍,士兵使用M1917
步槍.加上官士兵均由美軍嚴格訓練,戰力遠優於國軍其他部隊.
新一軍1942年在印度整訓.
迫擊砲排士兵肩扛M2 60mm迫擊砲.後方士兵攜掛著湯姆森衝鋒槍20發裝彈匣袋.
步兵排主要火力來源,加拿大布倫輕機槍.
雖同為駐印軍將領,但孫與廖二人合照照片極罕.
記者群訪問孫立人將軍.
新一軍臂章,圖騰為一藍色老鷹,故又稱為藍鷹部隊.
再來這些照片為參加國慶慶祝遊行.此時長春已為新一軍地盤,新六軍退回至瀋陽.
這個時候,表面上是新一軍最風光的時候,但其實不然.松花江南岸及長春附近,僅有
新一軍兩個師及70軍兩個師駐防,兵力單薄,防線遼闊,以新一軍防區為例,東起老爺
嶺,西至農安.北達松花江南岸,南達公主嶺,正面防線寬達300哩,國軍只能據點守防,
而這正是最適合共軍下達拿手的阻援打點,圍點打援的戰術.國軍這種土地最重要的思
想,上級指揮官不准部隊隨意收縮防線,最後總要等到土地跟部隊一起丟了才會死心.
1947年1月,共軍一下江南,駐防塔其木的新38師113團第一營遭共軍包圍,該營官兵
面對共軍優勢兵力圍攻,雖一再擊退敵軍攻勢,惟敵軍勢大,該營最終僅有200多人突
圍.而此時由九台出發支援的113團二,三營及山砲,戰車各一排卻在途中中伏,全軍覆
沒,團長陣亡.
由德惠出援的第50師150團亦遭共軍圍攻,遭重創之後退回德惠.
孫將軍主持閱兵典禮.
受閱部隊依序通過閱兵台.
這些戴大盤帽,扛日製步槍者可能是第60軍.
拖曳75山砲的3/4軍械車.
陪同孫立人校閱部隊為美國派來調停東北國共內戰的美軍吉倫上將.
勇哉新一軍
這些戰士除少數復員退伍外,大多淪喪在這塊黑土地上.
拆解後由騾馬馱負的75山砲.
75山砲由汽油拖曳時使用膠輪,獸力拖曳時則改用木輪.
新一軍的粉絲很多,大家不必客氣,請多家使用.以讓這支勁旅的圖像流傳更廣.
新一軍在密之那作戰記錄片,有珍貴新一軍士兵搭乘滑翔機突襲密支那機場片段,此時盟
軍並未完全佔領機場,致滑降的第50師損失慘重,師長胡素因此與美軍發生激烈爭執.後胡
素遭美軍要求而調離新一軍50師.
新一軍若不調運東北,留在關內,與第五軍,第十八軍,第二十五軍等主力搭配運用
或許早把盤據在山東的共軍給趕下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