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二三砲戰裝砲第三連M36驅逐戰車珍貴影像
感謝呂振成兄(金門阿成)分享.
以下圖文出處:金門砲戰M36.M55,M12.240砲,M2.155加農砲圖錄集.
作者呂振成先生,出版單位為金門縣文化局
本書可能沒有公開的商業發行,有興趣者可去各大圖書館借閱,或洽金門文化局.
阿成兄訪問當年裝砲第三連參戰官兵,該連連長梁才康先生提供影像.
戰後,這八輛M36就留在金門,迄今仍有兩輛留在二膽島上.
該型驅逐戰車的來源為1951至1955年,美國對中華民國之[五五軍援案]項目之一,
美國由越南運抵台灣,再佈署至金門以增加國軍反砲戰能力.
民國四十五年七月11日,裝砲第一,二連M8裝甲砲車及第三連M36調金增防,第三連
於裝校完成訓練後,由少校連長譚正彬率全連官兵48員支援金門.
抵金門後,司令官劉玉章將軍親臨視察,並於7月12日令單車向共軍角嶼廣播站進行摧
毀射擊.
金東守備區由譚連長率連部組14員與第一排四輛砲車進駐大地村,配屬第十師砲兵群
,金西守備區則由副連長李中民率4輛砲車進駐觀音亭山,配屬於第三十二師砲兵群,對
大磴島方向射擊共軍船團.
砲車陣地用石塊鋪成35度斜坡,使火砲仰角達45度以達最大射程.
民國四十六年4月,美軍顧問堅持M36裝砲應作固定砲兵使用,裝砲第三連重新佈署於
內洋,由砲兵六九二營負責射擊指揮.
民國四十七年7月,台中清泉崗裝甲第二師一營第一連與金門獨立裝砲第三連換防.
美援的鋁皮屋稱為自強堡,我在金門服役時仍有不少.
裝砲第三連為裝甲兵在八二三砲戰中惟一的參戰單位.
由於無水泥掩體,車體級砲塔上堆壘沙袋以增加防禦能力,但我們知道如遭直接命中,
這些沙袋是起不了作用的.
亙砲戰期間, M36無任何戰損,惟其官兵因敵砲猛烈,砲彈碎片造成下以人員傷亡
中尉排長葉富遷,第一排排長兼第一車車長,於9月8日督促全排下車補充彈藥時遭擊傷
右腳.
上士駕駛路憲章與上兵林朝清亦於同日下車補充彈要時遭砲彈碎片擊中殉職.
裝砲第三連作戰勇猛,砲戰結束後,獲頒甲種光華獎章一座,甲種虎賁獎章六座等.
蔣緯國將軍至金門慰勞
因無固定掩體,陣地用沙袋堆疊.
內洋位處金門南面,在圍頭共軍火砲射程範圍內,按官方載其中一輛M36引擎遭共
砲毀損
第二張照片拍於民國五十一年,M36已移防至塔山戰車坑道
應該是這坑道
823當日1835,M36首次反擊
民國五十年,為封鎖廈門港及周邊水道,在大膽島增加佈署三門90高砲,M36亦前運至大
膽島,餘拆散配置於塔山,料羅及三獅山等要地.
民國五十三年,大膽島金象工程完成,進駐四門155榴彈砲,二膽島完成兩座M36掩體,
M36再前運至二膽島.
M36除役後,由M24進駐.
蔣總統視查二膽島M36陣地.
亙砲戰期間,裝砲第三連共射彈2467發.
M36最後的任務,拆卸動力裝置後作為反登陸的岸砲.
古寧頭W-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