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繼蔣總統任總統的嚴家淦先生抵金門,視察守軍防務.後方戴大盤帽者
為時任參謀總長的賴名湯將軍.
這組照片,其中有共軍在逢佳節會運用海流漂來金門的[心戰船].
金防部將領列隊恭迎嚴先生.年歲較輕者恐不知道中華民國曾有位嚴總統.
金防部司令夏超向嚴先生報告.
戴著墨綠色鋼盔的憲兵向嚴總統敬禮.外島的憲兵不知從何年開始改戴白色膠盔?
估大概是1980年代中期.
此太武核心尋常人無法靠近,至今仍是管制區.
嚴總統搭官艇至烈嶼.
這時的九宮碼頭設施簡陋,難稱的上碼頭.
可能還無法容尖底船隻停靠.只能靠LCM搶灘.
金門友人林兄補充:
60年代小金門的碼頭,大潮時由金門開來的船班無法靠泊,需用小舢舨接駁,
在烈嶼師師部虎據樓接見烈嶼師各級幹部.駐軍為117師海鵬部隊.
1970年金防部兵力部署圖.已是4個重裝師加1個輕裝師編制,金東84師,金西34師,
南雄84師,金中57師守金門蜂腰.其中一個營竟佈署在金西,而烈嶼則是一個完整的
27師.
烈嶼師的部署為兩個旅分守烈嶼南北,另一個旅為預備隊,由其抽調一個加強營及加
強連分兵大二膽.
嚴總統與賴名湯及夏超.
大山頂營區廢棄後曾去過,並沒有看到砲陣地及廣播站,(或許有,只是我們沒找到.)
林兄續補充,大山頂並無廣播站,其三個廣播站分別在湖井頭,大膽及貴山.此地的240
榴陣地仍有駐軍.
有看過[兵器戰術圖解]裡關於三七事件當事營營長自述事件經過者對這
觀景臺應有印象,這位劉營長牽著條軍犬在此留下影像.
烈嶼的240榴,烈嶼這4門陣地還沒去過.
麒麟發電廠.我到金門時正在蓋夏興發電廠,去撿過幾次石塊,數人合力將比籃球大的
石塊搬上兩噸半,傳聞因為本鵲山旅有碎石機,不必像軍友阿信他們步五營還需用鐵槌
將大石塊敲成雞蛋大小,只需撿這種大小的石塊即可.同樣是作工,也是有軟硬之別.
這真的都是入伍前有烹飪專長的士兵作的佳餚,跟我們基層連隊那種徒弟當師傅
的功力完全不同.本連就曾撥來入伍前在飯店當二廚的弟兄,沒多久就來電話記錄
調去師部.
大帽山小艇坑道,10多年前友人帶來過.賞圖再麻煩移駕.
嚴總統及陪伴者站立之處的走道現已經崩塌,能從坑道出海口進入為宜.
莒光樓二樓為心戰館,我在幹訓班時曾來參觀,展品非常有看頭,除了共軍的各類
宣傳品外,還有[匪情資料],在保密防諜的年代,這些展品實在是很珍貴,印象較深
的是共軍軍區說明,當時共軍還是十一大戰區,其中專責對台作戰為福建軍區,司
令員是楊成武.另外還有大量的共軍宣傳印刷品.
砲宣彈上方為三顆空飄氣球,飄來過好幾次,下方掛個方盒,邊飛邊灑傳單,弟兄們
則邊撿邊幹憔.撿的差不多了,一陣風刮過,又再把雷區的傳單再吹出來,我們就繼續
邊撿邊幹.
中共的文宣品裡頭的女性,全都有著鮮艷的腮紅,所以現在看到北朝鮮的宣傳品
不然油生"親切感".
嚴先生後方插著小紅旗就是[心戰船],可惜剛好被遮住,真是太可惜了.
1983年元旦,本連駐守寒舍花,在大霧中對岸漂來一條這種小舢舨,靠岸後衛兵
下去檢視,上頭裝滿中國各省名酒,如五加皮,茅台等,當然還有一大箱印刷品.本
連周士官長眼明手快,抱走一大把後閃人.幾分鐘後營部人員聞風而至,將剩下的
酒品收繳後,令我們將宣傳品焚毀.
下午,弟兄拎了瓶紹興加飯來到砲組寢室,我也喝了一點,味道不錯,又再喝了幾口.
喝完後點根煙,坐在床頭等毒性發作(誤).
這幾年參加本連餐聚,弟兄提到,在前一年的中秋節就已經先漂來一條,上面裝滿香
腸, 臘肉等物,這事我有聽聞過,但不敢確認,蓋因我塊渣也沒吃到.
印象中要比這條大,長約一米半左右.
這古寧頭據點裡的展示至今還是這模樣,完全沒變.
太武山公墓
有個不該入鏡者被拍入鏡頭.
檢閱民防隊.
戴日盔持三零步槍.
關於民防隊,我的看法是,金門這蕞爾小島佈署著幾萬正規軍,如果這幾萬軍隊
都不頂用,這些只受淺薄軍事訓練的平民投入戰爭,只會增加平民傷亡.
看不出是在那個聚落.
馬山.還沒大賜整建前的景況.
最後一站,長江發電廠.現作為金酒的酒窖之用,來過兩次,那冰鎮過的高梁酒
真是美味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