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7月,關外散居各處戰俘營裡的日軍向長春集中,由當時長春駐守部隊新一
軍押解前往指定地點.一般說法是前駐防東北的關東軍遭蘇聯繳械後全部解往西
伯利亞作苦工.但從些照片看來,顯然還有不少沒遭蘇軍擄獲之日軍戰俘向國軍投
降.這些日軍大都由葫蘆島遣返日本,較那些在西伯利亞過著像奴隸般的同僚幸運
許多.
雙手沾滿中國人鮮血者遭究責,罪行重大者押往刑場處決.日本投降後,各省要求嚴懲
戰犯的檔案不少,有無照單全收就無法統計.
這時離二戰結束已近兩年,光是東北就還有這麼多日俘,顯然在運輸數量這麼龐大的日俘
並非易事.而他們多留中國一天,就多成為政府在財政上的負擔.
孫立人將軍此時已交出兵符,擔任東北保安副司令閒缺.
新一軍出關後打過多場硬戰,人員,裝備之折損相當嚴重,兵員素質也急遽下降.
白山黑水---新一軍復員及遭排擠情況
日俘眾生像,原關東軍精銳多派往太平洋戰場作戰,後再從日本本土徵調之兵員素質已不若
以往.其中許多甚至沒接受過足夠的訓練.
另一系列影像,日俘由火車載運至港口準備搭美艦遣返日本.
遣返之日俘僅能攜帶隨身衣物
日俘魚貫登上美軍運輸艦
為加快日俘遣返,我方要求美軍派遣容載量更大的自由輪參加遣運任務.
負責押運的中國軍官與運輸艦上美軍合影.
抗戰勝利後,何應欽將軍之呈文,謂日軍戰俘超過兩百萬,文中並提到派遣新一軍
佔領日本一事.
日本投降後,盟國原擬分佔日本諸島,中國亦擬派軍進駐日本,然已視日本為勢力
範圍的美國最後反悔,推翻之前決議,否則北海道將由蘇聯佔領,可能會形成後來
東西德情勢.
軍政部長陳誠先生之呈文,日軍人數為130萬,偽軍及挺進隊各為90萬及23萬,這些多
是因迫或刻意向日軍投降或收編的前國軍或地方武裝,少部分受國府留用改編,大部分
遣散.
收容及遣返需要天文數字般的經費
白崇禧將軍之呈文,爭取願意留華之具有技術專長之人員留華為我所用.
江西省政府發文表示徵正用日俘"清潔市容".
軍政部統計數字,在華日僑俘合計達260萬餘人,不包括在蘇聯及中共佔領區裡的黑數
,直到1947年1月尚有37萬餘在華.不知是否因呈文中提到美國僅協助遣返日僑俘至
1946年年底而致遣返作業緩慢.
其中日俘人數為130萬90餘人,這應該是國府有效佔領區日俘數量較精確的統計
我方情報單位呈遞遭蘇聯及中共控制的日俘人數.含國府佔領區130萬,總計日本投降前
在華(含滿州國)日軍總計約220~230萬眾.
蘇聯是將在東北繳獲的日械交給中共以擴充武裝部隊,同樣的國軍也接收百萬日軍
所繳交的裝備.日軍繳交武器檔案並不完整,或許是搜索不得當,也可能是檔案散失,沒
找到完整統計數量.
日軍繳械(3)
日本僑俘遣返影片,卸除武裝的航空母艦亦作為運輸之用.影片中可看到維持次序的澳大
利亞軍人,遣返地點看不出來在那,可能是英屬地的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