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韓戰爆發,原已被美國政府拋棄而奄奄一息的中華民國得以還魂,美國
除派第七艦隊巡弋台灣海峽,阻止中共對台發動登陸作戰外,亦重新武裝只剩下小
米加步槍的國軍.
為了爭取美國的援助,我方作了一份1950年7月時期國軍狀況簡介,內容除了羅列
我國所急需要的台灣防衛作戰所欠缺的裝備外,亦提供了當時國軍各軍種的狀況
, 相信各位看到國史館這份檔案時應該跟我一樣的感概萬千.
這M8輪式裝甲車並沒有在抗戰勝利後的美援項目裡,是內戰末期國民政府蒐購
之二戰剩餘物資,車體狀況應該還不錯.
1950年蔣總統巡視南部國軍,這時韓戰已經爆發半年,美援已經開始撥交,因照片
中出現的這幾門105榴砲,數量已經超過6月時全軍所擁有.
國府在抗戰勝利後已接收M1 57mm戰防砲,大部分作為要塞砲之用.這門砲口有裝
制退器,可能是M1戰防砲的原型---英軍6磅砲.
完整撤退來台的空軍殘破狀況也超乎意料.中共為準備渡海攻台,要求蘇聯協助
建立空軍,並擬向蘇聯購買最新式的噴射機奪取台海制空權.
全軍僅剩不到百門M2 4.2吋化學砲.
1949年金門戰役時,國軍在古寧頭建有要塞砲台,佈署各數門57戰防砲及4.2
吋化學砲,但應該沒有發揮作用,因戰車營戰一連沐巨樑在古寧頭見到的57戰
防砲都是已經拆掉砲閂,這表示共軍登陸後,要塞砲台駐軍已按照逃命SOP卸
下砲閂後"轉進".
海軍由於第二艦隊在長江的叛變而元氣大傷,加上缺乏油料,彈藥,戰力及士氣
都非常低落.蔣先生旁為陸軍出身的海軍總司令桂永清.桂任海總最重要的任務
就是抓匪諜,也真的大抓特抓.
陳誠向蔣總統呈報之1949年底空軍概況.各機種加起來僅三百餘架.
這份資料應該是美方要求我方提供.
要求美軍優先撥援之武器,這20機砲是?美國惟一使用的20mm快砲為海軍使用的
奧利崗快砲.
這三頁簡單扼要的敘述了國軍當時的窘境.
這些急需撥交的裝備,油料,彈藥等總計要美金三千多萬.
國軍戰鬥序列.這時候國軍雖在金門剛打了勝仗,但以台灣防衛的觀點來看,理應
要把金門,馬祖的駐軍撤回台灣.而非將佔陸軍1/4的兵力置於根本無法守住的外
島.
12個軍40個師人員武器概況.建制較完整的18軍,19軍,52軍,54軍看起來較正常
,其它新編及重編的部隊缺裝嚴重,員額不足.
75山砲還有70門,105榴砲則僅有6門.抗戰勝利後,美國共軍援105榴砲24個營
撤退來台後只剩一個連.
戰車700餘輛,其中除約三百餘輛美製M5A1堪用外,其他的萬國牌都是充數字而已.
憲兵近8千人,傘兵5500人,槍械完整,但僅有輕武器.另據國史館檔案,在上海奪艦叛
逃的是傘兵第二團,
陸軍佈防圖.
海軍概況.僅有20幾艘大小作戰艦艇,無法阻擋共軍船海戰術.
海軍佈防圖.
完整撤退來台灣的空軍能夠升空作戰的戰鬥機僅百餘架,這還是不計妥善率的數字.
中共在此時已獲得MIG-15,並將建立擁有400架戰鬥機,200架轟炸機的機隊
規模來進行侵台作戰,國軍將很快的失去制空權.
第七艦隊巡弋台海記錄片,包括支援大陳撤退及蔣總統訪第七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