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52 105mm自走砲.這輛比裝校那輛還要完整,原本置於萬金營區,後一併拖來與此
展示.應該也先由兵整中心整理過.
國軍在50年代獲得,但使用時間似乎不長即由M108取代.我292師72年3月移防回台
後,砲指部部分單位撥進剛成立的機械化109師,接收M108 105mm自走砲.
M18驅逐戰車,韓戰爆發後,美國重新軍援國府,大量運抵台灣的M18重建裝甲部隊.
72年夏,本營駐防台中港,某日,軍卡將本營士官以上幹部載至清泉崗,由專人講解當地之地形及
戰時本營作戰任務,我的目光被遠處的戰車所吸引,由於是戰車尾部對著我們,讓我誤認其型號為
M47(我可以辨識其非M41,亦非M48),這幾年與熟悉國軍裝甲部隊軍友聊到此事,確認國軍並
未獲得M47,所以那天在清泉崗看到的應該是海軍陸戰隊的M18.
民國47年國軍演習中的M18
阿帕契很刻意的缺席了,由AH-1W擔綱.由於天雨,電子儀器及武器系統均予以包裹.
原來陸航飛行員的視力要求等同空軍飛行員.聽到我們大罵李X蓉白目,幾個飛官露出會心
一笑.
空特派幾個士兵充當模特兒,供民眾照相.
國軍營區開放就永遠是這樣老一套,已越來越越沒有動力前去湊熱鬧.
量產型雲豹人員運輸車.幾年前兵器戰術圖解即提出警語,謂其底盤動力系統,因廠商低價搶標,
恐以次級品裝於雲豹裝甲車上,果然被其言中.
兵解長期較關注國軍防務,自較有管道取得資訊.最重要的,他們敢批評國軍各項不當措施.所以
自創刊後我即成為長期讀者.
長城部隊圖騰.
車上的武器站有分為遙控及人員操作兩種,曾有兵整幹部投書媒體,謂該武器站研發之初,委由
中科院及外廠(國外軍火商)各研製一組參與測試,結果舶來品遠勝國貨,但陸軍最後還是採用國
貨,表示軍方並非不支持裝備國產化.
我們常看到,或者常聽到...不會自己造呀?坦白說,真的是不會.看看雲豹的步兵戰鬥上的砲塔,
已經搞了多久了.
我覺得這是失敗的展示,讓40mm槍榴彈完全顯不出威力.建議應該去找幾輛廢棄車來當目標
予以蹂躪.
M60A3
我問士兵,怎不圍領巾而改穿套頭衣?士兵說,那是領巾,因為是新買的,很硬挺,圍起來就成
成這模樣.
M109A1/A2
155榴,高不成低不就,外島砲兵縮編時將其最早淘汰.
有聽....沒有懂.
這些後後車輛由於沒有張牙舞爪的外觀,向來是乏人問津.
我們一致認為這是全場最辛苦的弟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