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式退役裝備沿著介壽台四週擺列.這是海軍的雙管40快砲,它是水冷式,持續射擊能力
優於陸上版.這些裝備均有專責單位負責維護,零附組件齊全.美中不足之處是與其他地區
展出之國軍裝備一樣,應該要可動的,一定完全不會動.
干擾火箭發射器.敵飛彈向我艦衝來時,發射出鋁泊干擾絲以迷惑敵飛彈之尋標器,此等防衛
手段稱為"軟殺".用方陣快砲等將其擊落,是謂硬殺.福克蘭島戰役之後,各國才開始注重軍艦
對飛彈的防禦.
亮點!A-3雷鳴攻擊機.
此機僅試製兩架,因郝柏村要求將所有的預算及產能用於IDF的生產.原本海軍欲下訂單
買進一到兩個中隊的AT-3及A-3,以建立其航空部隊,也因此喊卡.
在IDF生產完畢之後,A-3已無量產價值,因為攻艦威力更大的F-16A已經購進.
空速管.
來自美軍A-10的概念,在機首下方裝一門奧利崗30mm機砲.此砲拆下後交由聯勤參考
,結果還是造不出來.
A-3雷鳴機炸射影片.
全台灣就僅兩架,太珍貴了!
中文標準及警語,這大概是萬一座艙罩卡死時,將其炸開之裝置.
機翼上裝設響尾蛇飛彈之導軌.
屁股來一張,我拿著相機左鑽右繞,拼命的拍照.
這幾架就稀鬆平常了.
T-33教練機上的"筧橋"圖騰.
T-33除役後,曾短暫時間交由空軍35作戰隊使用,但旋即由AT-3替代.
雖然號稱是夜攻中隊,但當時的AT-3並無完整的夜間作戰攻能,搜尋目標的方式是由僚機拋
擲照明彈後,再予以攻擊.不要把你在電腦上看到AH-64像打電玩一樣連想在一起.
中興號教練機,亦是從教練機除役後交給35作戰隊.一旁說明上寫著固定武裝為50機槍
一挺,但我將它全身給摸遍了,還是找不到....站在旁邊,抽根煙後釋懷,寫說明的軍官或
士兵也許比我還外行,跟它認真,我就輸啦!
禁止中國遊客進入營區或武器陳列區是絕對正確的,否則我們就看不到這麼完整的它.
但自認自中國人高尚及文明的台灣人,其實也沒好到那裡去.這是被台大學生惡整過的
台大號.
身為學長,前台大學生低頭向超級軍到機低頭致歉.
當時的台大校長(不知現在還是不是?)最喜歡怪力亂神之說,若早跟他瞎掰說此機常發生
科學無法解釋之異象,說不到早將其請進校長室而免遭學生毒手.
你武器擺這麼高,我脖子仰再高,也看不到什麼鳥.
保家衛國是中華民國成年的男子的責任與傳統,怎會成了一份混吃等死的工作呢?
昧著良心硬幹的官員們,午夜夢迴時,你會愧疚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