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三十四年十月,蔣中正伉儷搭乘美齡號專機由北平飛抵他闊別八年的首都--南京,
在此之前國府軍政單位已先行抵達南京,辦理受降接收事宜,為防已經投降的日軍生事
,還央請美軍派機載運新六軍擔任先遣部隊以震攝日軍.
新六軍運抵南京
除了新六軍之外,另一隻也讓日軍視為中國軍隊最難對付的"三五部隊"(註)第七十四軍
亦進駐南京.
由於新六軍不久之後即由京先派往上海擔任接收後隨即船運東北,因此駐守首都的第
七十四軍又被稱為御林軍.
註:國軍第七十四軍下轄51,57及58師,三個師都是5開頭,因此日寇稱其為三五部隊.第
七十四軍在抗戰時期的150個軍級單位中被挑選為4個攻擊軍之一,人員,武器均優先獲
得補充,能在其系統裡擔任各級主官者亦為一時之選.
蔣先生校閱部隊.國軍軍旗型式在抗戰中即已定型沿用至今,影像中的第七十四軍均配
戴鑲著青天白日徽的日式鋼盔,日式彈藥盒,軍官著馬靴,士兵則打布綁腿.
經過軍民八年的浴血犧牲,終於換來勝利.而國府的腐敗也就從此時開始.
各級官佐亦列隊接受蔣氏檢閱.
抗戰時期的國軍少有配戴鋼盔,多是戴小帽,美國提供援助後,也只有少部分配發到美式
鋼盔,因此這才是內戰時期國軍具體形象.
第七十四軍作為抗戰時期的主力部隊,當然也優先換裝美軍裝備,並由美軍教官擔任訓
練任務.三十五年二月,第七十四軍在南京為各單位進行了場規模盛大的演訓示範.
陸軍整編七十四師(1)
陸軍整編七十四師(2)
陸軍整編七十四師(3)
此時編制仍為下轄三個師九個旅的軍級單位,要到三十五年初陳誠執行裁軍後,才降編為整編
第七十四師.此時軍長為第三任軍長--施中誠將軍,亦到三十五年才更換大家都知道的第四任
師長,張靈甫將軍.
關於施中誠將軍,後文再來介紹.
擔任前導車的吉普車,戴著M35德式盔為憲兵.
這迎接場面有點冷清呀.
民國三十六年五月十六日,整編74師在孟良崮覆沒,師長張靈甫,副師長蔡仁杰,整編58旅長
盧醒,整編五十七旅副旅長明燦等二十餘名將校自戕殉國,是國軍建軍史上最悲壯的一幕.
這一仗,對國府而言不是損失了一個精銳的整編師而已,而是帶給在前線作戰的部隊極大
的震撼,使其認為強大如整74師者都遭覆沒,我等那有辦法對付共軍?而共軍吃掉整74師
後則士氣大振,國府此時兵力雖佔優勢,但氣勢其實已朝共軍傾斜.
由於整74師官兵素質高,戰役結束後華野各縱均來搶戰俘,而共軍更將整74師班長以上
的官兵,集中管理,認為整74師是國軍中的精銳,研究並摸清其戰術,戰法對之後的作戰大
有助益,因此對俘虜的官兵仔細的審問與調查,甚要被俘官兵進行攻防訓練以供其學習
參考.華野並將其寫成一本十餘萬字的[蔣軍第74師的調查研究].
整74師參謀長,張靈甫被圍困在孟良崮後,曾嘆沒聽從參謀長的建議.
陳傳鈞,湘西會戰率第51師獲頒國軍最高榮譽之文虎榮譽旗
文虎榮譽旗
陪著笑臉的整74師高階軍官.孟良崮戰後,部分軍官獲釋回來,蔣依舊指派他們回重
建的整74師擔任職務,這在其他部隊是很少見的情況.由此可見蔣氏對恢復這抗日虎
軍的期盼.
整74師官兵教導共軍使用砲鏡觀測修正.
最後,來介紹第七十四軍第三任軍長施中誠將軍.
在盡是黃埔系天下的第七十四軍,施將軍這雜牌出身將領能擔任軍長,可見有多受重視.
右一,施中誠將軍.中,王耀武將軍.張靈甫就是由其提拔起來.以下這些照片均來自
http://www.sohu.com/a/162325385_556516
其中許多照片前所未見,非常珍貴.湘西會戰是抗戰勝利前國軍的一場反攻作戰,在接受
美軍給養及提供空援下,國軍輕易擊敗日軍,取得勝利.
這張照片,可能連照片所有人都不知道中間這位是誰?這是張靈甫將軍呀!時任第58師
師長.我在國家文化資料庫裡還有找到一些張將軍影像,擇期再分享了.
中著長軍服者可能亦是張靈甫.施將軍隨國府撤來台灣, 這些照片竟然在段岸網站出現.
上高會戰繳獲戰利品及戰場影像.
上高會戰,依中日兩軍戰力之懸殊,能擊退日軍就算是取得重大勝利.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8A%E9%AB%98%E4%BC%9A%E6%8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