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官兵們都穿過的斗蓬式雨衣,有人稱其為小飛俠雨衣.由於雨勢較大時抗雨能力差
,又被稱為雙溼牌雨衣.
民國71年11月金營測,292師步8營與146師步5營在滂沱大雨中展開為期五天的營
對抗.經過兩個多月的基地訓練,區區的行軍演習,甚或長途奔襲之遭遇戰已完全難不
倒體力及意志處於最高峰的弟兄們,惟獨時而小雨,時而暴雨的天氣真是讓我們累慘了
,由於通常越晚雨勢越大,加上當時不得進入民間建築物裡宿營,前三晚幾乎無法閤眼,
到了最後一晚,雨勢有漸歇狀況,上級顧慮到弟兄們體力無法負荷,下令三人一組以隨
身攜帶的雨衣搭帳.讓我們終於有辦法好好睡個覺,以應付隔日營測驗最後一個科目,
向對抗部隊展開的拂曉攻擊.
(連吃飯亦是很狼狽,難忘的早餐)
http://a2928796.pixnet.net/blog/post/289486901-%E9%9B%A3%E5%BF%98%E7%9A%84%E6%97%A9%E9%A4%90
陸軍斗蓬式雨衣.橡膠扣剝開時容易扯破雨衣.
雨衣是步兵們最佳的伙伴,除了用來遮雨外,宿營時更是我們的墊被兼軍毯.
M1945野戰下背包.這麼小的野戰背包,裡頭要塞進軍毯,蚊帳,一套草綠服,一套內衣褲,及
一雙黑襪子.將這些攜行物整齊堆疊出比背包稍小之方塊後,用綠色尼龍繩以井字方式緊緊
綑勞後塞進背包裡,最後僅剩的空間再擠進一個便當盒.此時的野戰背包會圓滾滾像顆饅頭
,須去找個大石塊再將其給壓扁,弟兄們還會將其將成椅凳,隨時坐在上頭.
由於背包容量實在太小,因此不知從那一代的軍人開始將最佔空間的軍毯給裁剪掉二分之
一,甚至有的軍毯僅有其尺寸四分之一大.這樣破壞裝備的行為,行之有年,演習前的戰備檢
查由於這些攜行裝備均已綑綁緊實,除非用刀刃將尼龍繩給拆開,否則根本不知道裡頭的軍
毯多已動過手腳.
72年春移防回台後,換發這種尺寸大了近一倍的中正式背包.將攜行裝備擺進去後感覺很
空蕩,剩下這麼多的空間不知要裝什麼.
營測驗戰備檢查,裡頭的軍毯或許仍然是一代代交接下來的紅色裝備.
80年代同心七號演習,扛著五七步槍,揹著早已淘汰的破爛M1945背包的後備軍人們.
打成這樣的背包,在我那時會被扔到壕溝裡.
教召員們都當過兵,發給他們這樣的裝備,難道他們不會知道戰時是要驅使他們去當砲灰嗎?
13寶.後期才有這名詞,我印象中便當盒裡只裝著一包營養口糧跟擦槍工具,那有這麼多
名堂.
用斗蓬雨衣搭帳,三人一組.兩件合搭一簡易帳蓬.這玩意兒穿在身上會透水,但打帳蓬則不
會.其他的營柱,營釘則就地取材.另一件則鋪地.宿營時將尼龍繩拆開,取出軍毯.但壓的緊
實的攜行物方塊就回不去了,拔營時就僅能胡亂的塞進背包裡.
營測驗第四晚,雨停了,氣溫也稍回升.我那條二分之一軍毯雖僅勉強裹住身體,但比起躺在
我旁邊,身上蓋條四分之一軍毯的弟兄已幸運許多.
營測驗前,各步兵師會先進行師預測.老兵曾提過,師預測會比正式營測驗嚴格許多.果然一
開始的閱兵及分列就被師部參謀長罵的狗血淋頭,站在旁邊的旅長臉色自然也不好看.不
過參謀長離開後,向來對弟兄寬容的廬旅長仍和顏悅色的勉勵大家爭取好成績.
部隊離開集結地開始進行各項演練時,忽見一吉普車跟著部隊行動,弟兄們輕聲說:[完了,
烏面副師仔"來了.]
烏面副師長,經我上臉書292師群組詢問,得知為初國興將軍.初將軍為行伍出身,我服役的
年代步兵師裡會有這種有實戰經驗的行伍軍官去輔佐師長.
初將軍非常嚴格,每到一集結地就需要重挖重修散兵坑及掩體,弟兄們苦不堪言.
我還曾多次看到初將軍把阿寶營長給釘到飛起來.當時我看到營長那手足無措的模樣,心想
在他的帶領下上戰場,我們應該很快就會被敵軍殲滅吧?
三十年之後再看到曾任本連連長孫大哥的回憶,才知道這是初將軍在調教一個步兵營如何
打仗.
以下是孫大哥對初將軍的感念及參與歷次演習心得.
原文出處:
看到2010/08/21的網路新聞,初國興少將出席「將軍村-殞落的將星」紀錄片殺青典禮,
勾起我對初將軍的懷念與感恩。
我一直很感念「初國興」少將副師長,特別是一向不擅長記別人姓名的
我,但卻對初副師長大名念念不忘。
下部隊服務前我與他無任何淵源,下部隊後他對我應該也無任何深刻的
印象。但是連續跨年度兩次營測驗,一個年頭加一個年尾,合計有半年
的時間。我看者他如何調教一個營的「作戰會議」與「攻、防、遭、追
、轉」,而他也是國軍少部分有實戰經驗的將領。
某次尖兵連行軍途中,我全副武裝的立正站在大馬路上,部隊則是採戰
鬥蹲姿持槍在馬路兩邊向四周警戒。初副師長當者弟兄的面把我罵的….
..可是這一罵,卻把我罵通了。
因此後來「連對抗」的遭遇戰,我的連隊從沒輸過;兩次「營測驗」也都是
以我連為尖兵連負責遭遇戰與長距離跑步搶佔高地;「實兵旅對抗」,旅長
派我連擔任埋伏與長距離跑步增援任務,演習結束還為了幫我報請獎章未准
一事,而安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