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寧頭戰史館,75年左右落成啟用.
英雄戰車,戰一營戰三連66號M5A1.
戰一營臨時拼湊而成,士兵新舊雜陳,戰車缺乏零附件,原被派去金門當犧牲打,
結果卻立下奇功.
此役若無戰車助陣,缺乏訓練,人比槍多,連制服都不齊全的守軍,很有可能被共
軍趕下海.
幾張照片沒拍好,跟各位致歉.這張油畫是扭曲歷史的作品,原照片右方有孫立人將軍.
幾年前到該館參觀即告知工作人員,但顯然未獲理會.
倒是亂寫一通的陳列武器介紹大有長進,不再張冠李戴,無中生有.
24式馬克沁重機槍從抗戰到內戰一直是國軍火力骨幹.
館藏槍砲有在維護,狀況還不錯.
戰後,蔣介石先生在昔果山檢閱部隊.
戰史館通往W-016的通道已經開通.已經開放的據點,沒有探險的樂趣了.
蔣氏父子視察陣地,蔣氏在戰前抵達金門,純粹是瞎打勿撞,因參謀總部研判共軍是
要打馬祖.
這照片頗有意思,特將其鏡頭拉近,可見到砲管上漆著KILL MARK,可惜照片模糊
無法辨識.
71年秋,我亦曾來此一遊.
對灘際上層層阻絕設施至今仍記憶深刻.
臨海的反戰車壕.
海平面雷達仍在運作.
緊鄰W-16的小據點W-017亦開始整建,我們跨過便橋前往參觀.
像似小學生出遊,一路上嘰嘰喳喳講不停.這就叫作~~同好.
金管處終於認清保存原貌的重要,現除了外觀之外,碉堡內容不再有異想天開的
創作.
五七戰防砲陣地.
早年完成的碉堡多有浮雕及標語.
天花板黏貼保利龍以減少火砲射擊時產生的音爆.
政戰點.
保持原貌的坑道.
內有僅可通一人單向行走的坑道通往海邊射口.
很像越南古芝坑道.
我們認為像這樣就打扮過頭了.現作為瞭望台,原應佈署防砲.
遠眺W-016.
最後一股共軍在此遭殲,共軍其時銳氣正盛,作戰非常頑強.
斷崖上機槍堡.底部已經裸露,不趕快幫它"包底",說不定很快就會整座塌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