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南海岸有一整列昔日由南雄師惟一一個海防營駐守的據點,這回來看的是
E-95中興堡.
概略位置.早年認為金門南岸較無敵情顧慮,各項民生建設,如機場,醫院均建於南岸.
我到金門時,夏興正在建火力發電廠,來此地撿過幾塊石塊.石塊標準大小約籃球大小
,扔到兩噸半上載回鵲山(879旅)餵"石虎"(碎石機),絞成乒乓球大小.
曾聽阿信提過,他們875旅沒有石虎,只好舉起石塊將其摔裂,再用鐵槌將其敲成三公分
大小石塊後上繳.
我很幸運分發到步8營3連,尤其又常留守當安全士官,這種北大荒式的勞動作沒幾回.
可以看出集合場殘跡.
早年的標語較為肅殺.
據點入口
建堡誌,75年由南雄師整建.
70年代整建的碉堡為水泥灌漿而成,60年代及更早之前,由於水泥供應不充裕
,會以花崗岩塊堆壘而成.大概可依此判別其整建年代.
五七戰防砲堡.天花板有國徽及消音裝置.但我認為射擊時,這些花俏的裝飾
可能會掉落,砸到人.
左前方堤防狀物為小艇坑道入口
生活設施.海防據點最大的優點就是通風,採光良好.
這種"一條通"射口,射口間沒有阻隔,遭丟入手榴彈或被火箭彈射入時,會造成
大量傷亡.尤其是被火燄噴射器噴入火柱時,傷亡情況會更慘重.
這就開眼界了,竟然還有站在桌子上打的射口.這平常是用來寫莒光日作文
跟吃便當的吧.
有意思!所以不要問我為什麼看不膩,因為每個據點或都有其匠心獨具之設計.
射口鏽蝕的非常嚴重.由於五七戰防砲左右操作角度有限,口開這麼大沒有用處.
但兩個突起的水泥座又是五七戰防砲堡特徵,不像是90高砲所用.我有點弄不清
楚其原配置之火砲.
來個專家,這是什麼火砲?
步機槍射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