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堡.顧名思義由黃海部隊南雄師建造,能夠以地區番號作為本據點命名
,可見在起造當時是最具典範的碉堡.
我在金門時,南雄師僅有一個步兵營擔任海岸守備任務,其餘作為金防部的預
備隊,在敵軍登岸後,他們將與戰車群擔任機動打擊任務,殲滅深入內陸之敵.
由於該師以營,旅集中方式駐守,人力調派運用較具效率,故也因此擔任起各項
構工任務的重任.七零年代在南雄師服役者,就是比別人辛苦呀!
南雄師的海防營,延著金門南岸佈防,早年據點編號為S加流水編號,70年代據點
重新整建改編,取消S據點,納入代表金東的E字開頭.比如E-89濟民堡,舊編號為
S-55.
濟民堡系以當時南雄師(226師)馮濟民將軍為名,前幾年逢將軍曾帶著友人重返
戰地,請各位點擊連結
http://blog.xuite.net/general226/twblog/151920328-%E9%A6%AE%E8%80%81%E5%B8%AB%E7%9A%84%E6%95%85%E4%BA%8B(%E5%8D%81)
71年初,許歷農接任金防部司令,謠指部傳出,共軍給許歷農送來大禮 ...南雄師被摸
掉一個排據點,許歷農至現場查視時,哭的老淚縱橫.....
謠指部它MARD的也太會編了,此事由上回陪同馮將軍重回金門的友人親自問馮將
軍可有此事時,遭馮將軍斷然否定,表示絕無此事!
馮將軍的回憶提到該師軍官來黃海堡體驗砲擊.
部分坑道是從岩盤中炸出,挨幾發105榴絕對沒有問題.但RC結構的抗炸能力
其實遠低於你的想像,在給127師作示範時,我們長江堡大門三層子堡挨了發
105榴彈,被炸出個臉盆般大洞.
觀其射口,該為五七戰防砲.金馬外島五七戰防砲數量加起來可能接近兩百
門.我看過后扁五七戰防砲砲歷書,其上除了記載歷年試射記錄外,還有個砲
管剩餘射擊發數壽命.
右方是E-94.金門早年較不重視南海岸守備,70年代後鑒於共軍海空
實力增強,亦可能在南岸發動登陸戰,才重新整建沿岸據點.
早年由於缺乏水泥,掩體多以切割後的花崗石堆壘而成.堅固雖堅固,但在缺乏
現代化機具,僅靠人力的情況下,光把這些碩大的花崗岩運來現場就是大工程.
既耗時又費力.
牆厚約一公尺.但我不解的是,牆高約僅一米,可輕易攀附.不知是否是因海沙
堆積才造成此現像.
這應該是連級據點.
30機槍及T74射口.30A1及A4機槍,在T74配發前,是駐軍惟一信賴的自動武器.
可由牆上斑駁脫落的油漆,知道廢棄的時間較早.
此堡應建於60年代左右,坑道應有重新加固過.
還有保險絲的開關.
這據點其實幾乎維持著舊貌,非常珍貴難得.
強風將海沙吹上上層陣地,掩蓋住部分結構.
多少士兵在此晨昏邊警戒著,邊懷念著海那一頭的家鄉.
由於離岸尚有點距離,應該有支坑道通往靠近海邊的射口,或灘際曾有
小型班級據點.
趕來回合的阿強,指著右方山坡說...那裡是手榴彈投擲場.我說,你怎會知道
?阿強說,他參加民眾自衛隊召訓時,曾來此丟過兩次實彈.
由於本師曾發生暴行士兵連扔三顆因受潮未炸手榴彈狀況,問了阿強手榴彈
狀況如何,強哥說好像每顆都有開花.
他們撿到一麻袋這個.按理說在五七步槍淘汰後,此物就已無用途,早應後送
或銷毀掉,能夠找到,實在是很....奇蹟.
影片3分鐘處就是如何使用它.可將手榴彈拋至200碼殺傷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