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別反共義士,韓戰被俘後,選擇到台灣的前共軍們到金門訪問.他們在不久後將被打散納入
國軍各單位.
胡漣回任司令官後,投入大量資源改善民生,緊繃的軍民關係獲得改善.
我服役時,除了少部分賺阿兵哥錢的商家,多數的金門鄉親對國軍並無好感.一般基層
連隊士兵也少與民眾有交集,加上各樣真真假假的傳言,所以其實軍民關係很疏離.
部隊回台參與為民助割時,感受到台灣民眾對國軍的熱情,相對於金門民眾對軍隊之
冷漠,猶如雲壤之別.曾在本, 外島服過役者,當能體會我的...體驗.
中正堂.我不知道在金城所興建之此建築物在那及仍存在否?
民防隊.沒有薪俸,制服要自行張羅,導致怨言四起.
民防隊消防演練.
我猜連消防裝備可能也是自行籌措.
這又是在那呢?
與教會人士晤談,這兩位似非羅保田神父.
這張似是砲戰前幾天蔣至金門視察防務.關於老蔣此大無畏表現,親涉險地,實為
美麗的錯誤,因當時參謀本部判斷共軍將攻馬祖,而非金門.為此當時國防部長俞
大維與參謀本部發生激烈爭辯.
共軍也情報失靈,不知蔣近在咫尺,讓他搭艦來去自如.
當時的國防部長俞大維.當時的軍頭並不服他,看看郝X村及胡的回憶傳記有幾個字
提到俞.
砲戰方歇,老蔣派小蔣來割稻尾.
胡漣及孫立人是小蔣接班過程中必須掃除的障礙,胡在砲戰末期遭到撤換,轉任駐越大使
,實則為剝其軍權.
書上寫著王叔銘,但他應該是彭孟輯.彭任高雄要塞司令因鎮壓228有功,為蔣重用,扶雲而上.
我想,他們應該互看對方很不爽吧!
小蔣任國防部長訪問越南.
阮文紹,越南陷共後,美國拒絕收容,只得投奔台灣,後再移往英國定居.(他顯然對台灣
也沒什麼信心.)搭來台灣的波音727客機,由於南越已經滅亡,所以我們就留下來用了.
後來成了台金之間的運輸工具.
嚴家淦,可能很多人忘了他曾是中華民國總統.
卸任金防部司令官後多次來金巡視.
這應該是155加農砲陣地.右2似為尹俊將軍.胡失勢後,十八軍系統將領就少被重
用了.
胡將軍民國六十六年六月二十二日在與友人的晚宴中,因心臟病突發過世.家人遵其
遺言,將骨灰灑在金烈水道.
金門民眾路祭.
胡將軍海葬儀式.
胡將軍70壽誕前,部屬為其暖壽.
蔣夫人抵金,囑咐要多種植林木.
四十一年設立農林實驗所,以木麻黃取代印度田青,終造林成功.
金門防風林裡深處,仍留有當年施肥用的陳年糞坑.這些糞坑被密密麻麻的針葉覆蓋住
在你還沒一腳踩空摔進去前是不會發現的.71年春抓逃兵,我連即有人跌入糞坑.
中央公路施工.
我服役時此公路稱中央公路,似未聽過伯玉路這詞.惟一以人名命名的人是太武山的
玉章路.
其他的什麼陽沙路,環島X路.....壓根沒聽過.
成立金門公車,在成立之前,民眾如看到軍車即可招手搭乘.
金門酒廠前身,九龍江酒廠.
菸廠.
鹽場.
柏村國小落成.當時每個師"挪用"用於戰備水泥,興建國小.國小落成後以師長之名命名.
各師除負責興建外,更需擔任支援之責.
胡在司令官任內,大力建設金門,得到金門民眾尊敬,敬稱他為金門恩主公.但也遭批重民生,
輕戰備之評.砲陣地僅用沙袋堆壘,據點僅有單薄覆土,致砲戰期間造成慘重傷亡,讓許多823
砲戰參戰官兵對其頗有微詞.此也是在砲戰稍歇,即遭撤換去職主因.
最後,來幾支記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