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兵營測驗,就是這副打扮

剛盔上的藍色布條,寫著阿拉伯數字....連長是001,輔ㄟ是002....不像後期學弟寫著職稱. 

草綠服有兩種不同材質.一是混紡的,我們稱為"弄的",一是平布操作服,我們稱為"布的". 

輕裝師除了一般步兵的基地訓練外,尚需接受<山訓>....<海訓>.....<寒訓>

操練的程度比重裝步兵師還要嚴格.

圖片取自<兵解13期>...27師士兵正進行武裝泅渡.早年的訓練真是"精實".


 

國軍早期接受山寒訓照片.並沒有配發合適的防寒裝備. 

再來一張

國軍特戰部隊,輕裝師...均需接受高山作戰訓練. 

輕裝師的75無後座力砲,攜行時用板行車(人力車)載運. 

 

我們一下基地就知道未來的對抗部隊是金中師某營.

金中師是金門惟一的輕裝師......"輕裝師"這三個字裡,這個"輕"字....引起了我的興趣.

因為身處重裝師步兵連裡的我,覺得身上裝備每一樣"都很重"...鋼盔重,步槍重,背包更重

聽到輕裝師這三個字,腦袋中浮起了"遊擊隊"的模樣....竟然有這種單位啊?輕裝部隊...?

那行軍起來鐵定比我們這些全身披掛的像顆聖誕樹的重裝師要輕鬆多了. 

老兵說了....輕裝師不是遊擊隊啦!是槍比較輕啦!

他們士兵拿M16,軍官拿左輪手槍.....左輪手槍...腦袋中又浮起西部牛仔的模樣....拿起正

在擦拭的45手槍,用手指頭給它轉了起來.

坐在一旁的60砲組長聽不下去我們在那邊瞎掰,跟我們說了輕裝師的編裝 

 

"輕裝師"....一共有5個步兵營,沒有旅的編制,所以沒有旅長,他們稱為"步兵指揮官"..兵器連

也跟重裝師不一樣,沒有106砲, 改用75砲....有81砲,但好像沒有42砲...最重要的是,輕裝師

沒有車!

所有的裝備都是用人力車拖曳的.

原來,師這個輕字,代表的是代馬輸卒,跟裝備輕不輕完全無關啊! 

 

70年~72年,我在金門服役時,原本金中師是151師,70年12月左右換成146師接防,我有同

學就是151師的,在金門只待了3個月,其中兩個月住在花崗石裡,因為他站衛兵時,不小心摔入

瓊麻堆裡除了皮肉痛外,還中毒全身發高燒.輕裝師回台後,要山訓,海訓就是他跟我說的.

(另一個48年次,跟營參一換防的前249師的朋友也說, 輕裝師的"花樣"很多.)

山訓...他還沒去就退伍了,海訓....就是武裝泅渡,地點就在宜蘭的頭城海水浴場,訓練細節已

經沒記憶了,但想必不輕鬆.因為我們身上那些裝備本來就重,下水後鐵定更重..

帶著這些裝備去"游泳",.應該會淹死不少人吧?

 

 

.....................分隔線................................................................................

 

依據兵解13期之~~~<大陸來台陸軍軍師旅淵源考>(著作人:鄭為元教授)內容

國軍在48年,實施"前瞻計劃",成立了15個重裝師跟6個輕裝師.並在58年"嘉禾案"精簡輕

裝師所轄之步兵營改成5營,這6個輕裝師的說明及後來整編裁併說明如下: 

109師

原為9師,47年823砲戰時是烈嶼師,當時師長是"郝杯杯",代號為"大膽部隊"

73年與146師部分,戰車702群合併為機械化師. 

146師

代號"揚威部隊",曾駐防大陳,75年跟203師互換番號,變成新訓師,即為官田師. 

249師

代號"龍虎部隊",73年與257師,151師,戰車704群合併為機械化249師.

(半個249師調為莒光守備隊...師部變成莒光指揮部,原師部由257師接手) 

257師

代號"軍魂部隊",73年,半個257師改編為機械化249師,餘部隊跟309師合併, 保留2

57師番號.實案後,改為157旅跟169旅. 

151師

代號"虎威部隊",75年跟302師互換番號,為成功嶺的學二師.

 

210師

代號"光武部隊",併入預備師305師,亦為花東師,後改編為花東司令部.精實案改編為1

28花蓮旅原部分305師,整編為129台東旅.

精實案中,所屬單位編入176旅,351旅等單位.

 

 

後記

金中師的防區,就是金門的蜂腰處...瓊林,小徑,成功....等地均為其防區.

金中師裁撤後,金西師的防區往東移..由其接防,再從烈嶼調一個旅回大金補駐原金西師

防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60砲 的頭像
    60砲

    60砲的部落格

    60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