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國家文化資料庫.
民國二十一年一二八淞滬戰役影像,其中有許多影像未曾在官方媒體及刊物中見過.
圖一應該是臨時抽掉駐南京警衛部隊第八十七師及第八十八師合組之第五軍馳援上海第十
九路軍時所拍.
當時駐防上海為第十九路軍,源於粵軍第一師第四團,1930年由粵軍60及61師合編而成,一二
八戰役後調至福建勦共,後因反蔣遭蔣派中央軍勦滅後撤銷番號.
關於一二八淞滬戰役之過程,請見官方版説明:
http://aode.mnd.gov.tw/Unit/Content/364?unitId=176
電影工作者冒險拍下了珍貴影片.第十九路軍非國府嫡系,軍服及裝備均有差異,影片中戴
大盤帽者為十九路軍,戴小帽者為中央軍.
北伐軍是各路軍閥為了共同利益而組成,碰到利益衝突時翻臉乃屬正常,沒有誰對誰錯的問
題,惟國府力主勦共,跟中共因而結下血海深仇,所以在早年多表彰"雜牌"抗日功蹟,而罕提擔
任正面戰場作戰主力的中央軍.
中央社所拍攝之戰場實景.
在壕溝裡待命的第五軍士兵.
中央軍砲兵部隊.由砲盾型式看起來像卜福斯M1930 75mm山砲.
國軍要接受美援後才學到前進觀測,這時國軍砲術多來自德,日,砲兵觀測位於火砲
後方視野較佳處以觀測彈著.其中還有西方人,不知是否是賣火砲的商人.
照片無文字註解,只能瞎猜.但這系列照片確是從未曝光過的珍貴史料.
對空警戒中的機槍.
扼守橋樑的將士.
由沙袋跟木頭拼湊的土木工事,可有效防禦輕兵器射擊.
加上木板頂蓋的工事.
使用舊式漢陽造步槍士兵,右方為首者竟然持著一把長劍.
影片第二段為西方媒體拍攝之一二八戰役時的上海.這場區域性衝突,其實遠不到我方向稱之
"會戰"等級.
直到抗戰爆發,中國軍隊仍是農業社會型態下的軍隊.
戴著大盤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