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前篇國共內戰彩色照片後,又在對岸網站找到一些亦由該位蘇聯記者所拍之內戰
影像.
這是被俘的國軍官兵,或許裡頭也有共軍假扮,不過這不重要,內戰打到1949年,共軍
部隊裡的前國軍比例已經超過50%,也有70%這樣的數字.基本上來說,共軍對於俘虜
的改造非常成功.原因有幾個,共軍幹部鮮少打罵士兵,幹部們生活條件與士兵一樣,同
食同寢,無差別待遇.加上刻意的關懷與洗腦,來自農村窮苦農戶的士兵很容易被同化
改造,到最終甚至可作到即抓即補之程度.徐蚌會戰中第一個階段共軍圍殲黃百韜部,
幾個圍攻的縱隊在黃兵團強烈抵抗下損失慘重,但仗一打完,在短時間的休整後,各縱
隊人數竟由原來的兩萬七八千人膨漲至三萬多人,所以共軍除了武器彈藥是來自國軍
外,甚至兵員也是同一個來源.國軍從接收新兵到學會打槍與戰鬥,最少也要花幾個月,
但這些士兵早上被抓去,下午就可能撕掉青天白日徽端著槍向國軍衝鋒,你說冤不冤
?
蘇聯記者要重拍內戰影像時,除西北還有零星戰事外,共軍已無仗可打,但為了宣傳,
所以叫這些俘虜兵再穿上國民黨軍服,配合共軍再演出一場遭圍殲的戲碼.
另外,常聽人道,韓戰爆發後,中共將起義,投降的國軍送去朝鮮當砲灰,這話對,但也
不對.前國軍成建制送去朝鮮打仗的只有在長春叛變的第六十軍,叛變後番號改成
解放軍第五十軍,軍長還是曾澤生,由其率領進入朝鮮作戰.其他的國軍士兵,則多打
散納入共軍各部慢慢消化,實際上早成了共軍一員.只是其中許多還未被中共洗腦
成功仍心向國府,在韓戰中擇機向盟軍投降,選擇到台灣追隨國府.
歷史由勝利者撰寫,只好任由他們掰, 但你不得不承認其改造成效.
共軍的俘虜政策, [要槍不要人,要兵不要官.],除技術兵種外,即便士兵堅持要返鄉也多
不留難.軍官則集中管理改造,但監視鬆散,逃脫容易.至於殺不殺俘?這一定會,尤其是中央
嫡系部隊.
配合演出的共軍準備對國軍發起攻擊.
迫擊砲準備射擊,火砲尺寸比81/82砲大,像是美造M2 4.2吋迫擊砲.
依此載具判斷,M2方座版的42砲沒錯.當時此款迫擊砲稱化學砲,主要是打煙霧彈及黃磷彈
, 當然也可射擊榴彈.
另一張迫擊砲照片,81/82mm迫擊砲.
此時共軍已正規化,軍服裝具制式化.
也是繳自國軍的75山砲.共軍幹部士兵文化水平低,不會運用火砲,常將火砲推到陣地
前沿直接射擊,美其名"大砲上刺刀".在擄獲大量國軍戰俘後始有改善.之後又從蘇聯人
那學到火砲集中使用觀念,在1948年後,其砲兵火力已經優於國軍.
戰鬥打響,共軍向國軍發底衝鋒.
Happy Ending,共軍喊出"繳槍不殺"後,國軍紛紛放下武器投降.
這3/4軍械車也是繳來的,開車的當然也是前國民黨軍士兵.
前篇有參加其建政典禮中戰車部隊.我認為除原國軍戰車第三團外,其中應該亦有已經進關
之東北共軍戰車部隊.這是九四式輕戰車.
日式防寒戰車窺.此盔如能保留到現在,肯定價值不斐.
第三輛為俄製T-26,其他三輛則為日本97式.駐北平之戰三團全為日本戰車的說法可能有待
商榷.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