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一團覆沒之後,歸來官兵納編入僅有空殼子之戰三團,經在上海拼湊整修國府由太平洋
戰場蒐羅回來之M5A1戰車後,戰三團戰一營派駐金門,在38年10月25日金門戰役中建
立首功,讓來犯共軍全軍覆沒.
這是民國58年2月號[中國陸軍]所刊載金門裝甲部隊在古寧頭戰役20週年慶,為"金熊
塔"進行落成典禮.
第十二兵團在古寧頭戰役後頒贈[金門之熊]錦旗予戰三團一營,也這是金熊部隊
的由來.
戰三團第13號戰車.
沐老前輩對於他們掃蕩共軍之功績,及在之後古寧頭戰役論功行賞中多被忽略而不滿.
民國36年12月,胡璉將軍之第十八軍創下南麻大捷後,收復共軍在山東最重要的
政,經基地臨沂.
南麻戰役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D%97%E9%BA%BB%E6%88%B0%E5%BD%B9
民國37年, 以十八軍為基礎擴編成第十二兵團,原屬白崇禧華中勦總管制,徐蚌會
戰開始後,蔣介石令其西調增援徐蚌會戰,不幸卻被包圍而盡沒.時任第十二兵團基
層軍官胡文稷先生曾撰文簡述十二兵團參與徐蚌會戰及金門戰役
http://top81.ws/show.php?f=6&t=108030&m=403719
站在胡將軍旁,戴眼鏡者,不知是否為胡將軍最為倚重的參謀,蕭銳將軍?
18軍中高階幹部正進行會餐.其中有不少突圍而出,如高魁元,尹俊,劉鼎漢等.或許
也在其中.
國府耗時十餘年建立之勁旅,於雙堆集一役覆沒,實令人惋惜.
歷史是由勝利者所撰寫的.
這是原來駐防在北平的戰三團成員在相館合影留念.
戰三團使用日式戰車,除少數調到東北作戰外,餘隨著傅作義投共而盡歿.
(續上文)
即使三條大河戰車過不了(肥河,肥水,渦陽河),全營官兵,應可平安回來,而龍營長是雙
堆集突圍最後回來之人,時間已是過了兩個半月矣!
胡璉一人溜走(註:司令官黃維也搭上戰車離開戰場),把我們指揮官押走,使我們落得如何
悲慘,至今仍不甘心,為何還不甘心?因我們被俘!
別的先進國家視作戰被俘人員為"寶",不惜任何代價,想盡各種方法要搶救回來,授予各種
尊榮,就是要從他們實戰中吸取買不到的經驗,將眾多經驗匯集成[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之
堅實戰力.我們親身參與近百次戰鬥,裝了一肚子[裝甲兵學校各科類教官]及[黃皮書]中
所沒提到的實戰經驗,本想提供奉行[熱愛誠]袍澤參考,卻無人理採.
反之有作戰被俘就要自殺,被俘而偷生謂之"無志節",無志節是革命軍人之恥,部隊是不容許
無恥之人存在的.因此我們不但無功,反而無恥!由這種偉大的思想引導,被俘的我們還有活
路?其悲慘下場延至今天五十餘年,連祖宗兒孫都霑上油水.這就是我們仍不甘心,怨胡璉的
原因.
我自翻落河中戰車下來後,左腳翻車時扭傷,右小指第一節在雙堆集加油時被大油桶壓碎,仍
忍痛駕車,外面衣服已結冰,只好獨自而行,走不多遠,遇到被我救起的李子章,他右手受傷,我倆
相互攙扶而行,至一小村莊,被我們在雙堆集打垮退下整補的共軍第14縱隊擄去.被拘禁了約
五小時,天快亮趁其不注意逃脫.尋船過另一條河,到"河流"(地名)找手拉車乘坐到懷遠,在河
流至懷遠那三不管地區,被我們自己的檢查哨擋下搜身,因身無分文受盡屈辱,最後搬出蔣緯國
才放行.
到懷遠城牆外有座架在環城河的石橋,此時約下午五時許,就靠著橋攔與李子章說:找地方住下
洗個澡,正談論間,從城門出來一位瘦高上校說:你們是不是從雙堆集出來?我說是!你們是砲兵
嗎?我說不是.(因12兵團有個105或155榴砲營,很拉風,名聲也大.)那你們是什麼單位?我說
戰車營,他突然把我倆摟住呀!一聲,我是十三兵團張副分監,我是收容你們的,蔣參謀長特別
交待要好好照顧裝甲兵,隨即扶我們往巷道走,一面說,你們太了不起,我每天都到雙堆集上面
空投大餅,只見你們戰車三部也打,二部也在打,就是不見步兵!在收容所住了一夜,眼一閉又回
到雙堆集那棲慘的戰場,遍地死屍,無頭無腿,腸肚流在外面已經發綠的,被曳光彈擊斃而棉衣
點燃,以慢火烤成像烤豬發黃的,整個實餘里的戰場都在冒煙,那些煙是燃燒死者棉衣產生的,
那煙升空後將冬天太陽染成淡黃色,整個戰嘗籠罩於傷患哀號呼喚之愁雲慘霧中,並瀰漫著
食物烤焦後發出那種氣味,其密度戰車進出都讓不開,必須以一邊履帶壓著屍體,亦像割完稻
後,將草捆成捆在田中曬,被風吹的那麼密.聽說那一仗,共軍死傷約25到30萬,12兵團約8萬
人.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