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仿蘇聯DShK重機槍,型號為54式,1954年定型量產.這機槍雖然跟1949年11月
發生的登步島戰役沒有關連,但可以近距離觀察此槍也是難得的機會.
這槍的來源未在國府遷台後歷次戰役後展示的戰利品中見過,可能從越南運回來.
55年向馬祖投誠的中共LCM上亦裝有此款機槍,但比對照片,LCM上這挺是裝在高射
腳架上.
http://a2928796.pixnet.net/blog/post/355748723-%E6%A8%82%E6%A5%B5%E7%94%9F%E6%82%B2
584旅前身67師係內戰末期收容潰散官士兵,再整併地方保安團隊而成的新單位,依理判斷
除人員編制不齊,缺乏重裝備外,槍枝也是萬國牌,口徑,規格雜陳
登步戰役一些文獻資料,這些史料其實比風馬牛不相干的槍械要來的重要.
對中共而言,已經取得殲滅了數百萬國軍和佔領了中國絕大部分土地的重大勝利,這種團級
戰役的挫敗實在是微不足道.
1950年5月,國府決定放棄舟山群島.將12萬守軍及2萬餘居民撤退來台.
這跟登步戰役應該關連,中共才剛建政,內政還是一團混亂,尚未建立配給制度.
參與戰役的戰鬥英雄.國軍獎懲,獎的部分由上而下,懲則為由下而上.從前這樣,現在應該
也是如此.所以大部分在第一線作戰的基層官兵,就以"無名英雄"四字概括.
官越大,英勇事蹟記載就越詳細.
顏團長,官校18期,最後幹到中將軍長.退役後旅居美國.
殲敵數字與擄獲的戰利品的數字有較大落差.這也是國軍戰報無公信力的通病
虛灌殲敵數量及匿報我方死傷是各國軍隊慣例,但國軍這方面常吹的過頭.如古寧頭
戰役早年有消滅共軍兩萬多人說法.但實際上共軍登陸僅有三個團,連船伕加起來也
僅九千餘人.
國軍對於基層士兵的功蹟史料多無妥善保存及宣揚,這樣的資料很珍貴.
另一張英雄榜裡三營9連有位夏海清,可能是這位排附的兄弟.
宣揚該部駐金期間的重大工程---田墩海堤.雖然各師均派人參與,但出力最多的還是284師
,後方幾位拿著擴音機,指指點點者為工程期間為該師的幾任師長,這張圖把他們集合起來.
外島駐軍參與地區重大工程是有工程獎金的,但我相信分錢這檔事應該也是"由上而下",因
為基層連隊從未見過獎金的影子,更別提分錢了.實際上連加菜也不會有,甚至要自己貼錢買
飲料,點心.
不知這工程獎金是按進度發放?還是峻工,驗收完成一次領?
登步部隊歷年軍旗.
營區走廊貼著各式佈告欄,果然一如傳統,還是戰鬥單位比較強.還有單位3000公尺合格率
僅有47%,這單位主官不知有沒有被幹到飛起來?
總算沒看到刺槍術,不過這奪刀奪槍戰場實在是派不上用場,因為共軍也不玩刺槍了
,你,無槍可奪!
難度不如500障礙,不過只有訓練體能,我們納稅人就很開心了.
佛心來著!竟然有雲豹甲車試乘,太棒了,我們該是少數有此體驗機會的死老百姓.
當年,關心國防的民眾對雲豹有多大的期待呀!
很多人不知道,雲豹的技術是來自那裡?是個很冷門,也非國防工業發達的國家,那是"愛爾蘭".
勞斯萊斯一台多少?兩千萬好不好?我們這台8000萬.
車內禁止攝影係防民眾拍攝到40槍榴彈+T74機槍砲武器站的控制系統,不過我拍完才
看到這張告示,還好也沒有拍到,將其曝光.
坐起來比亂晃且喀喀響的CM-21舒適太多了,你看他們笑得多開心.
很平穩,很舒適.台灣道路發達,早該開發輪型裝甲車輛.
40槍榴彈及T74機槍,下篇再來介紹.
生產批號,序號,第260輛.
雲豹甲車生產計劃又稱為"迅捷專案"
生產期間問題叢生,除裝甲板龜裂,再到懸掛系統的弊案,對於這些黑幕重重的弊端,代表
研發單位真是爛到骨子裡了.檢調單位只抓到幾條小魚小蝦,顯見國軍幫上級扛責的優良
傳統仍然有沿襲下來.
在裝校開放時已經玩過,需要反覆練習過才能眼,手協調.
這是大家都熟悉的TOW.國軍歷年向美採購的TOW超過兩千枚,採購期間長達三十餘年,
扣除屆齡除役,應該還有龐大的庫存.
阿拉花瓜!也可來打人.
有部敘利亞反抗軍的影片,反戰車飛彈先打死傷一群敘利亞政府軍後,繼續瞄準原目標
,等到大批來救援傷患的政府軍忙著救人時,再打一發,炸死更多人.
紅色板扣掀開後就是發射鈕.按下發射之後,射手操作飛彈發射架上下俯仰,將瞄準鏡裡
的十字刻畫對準目標,即可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