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35年6月,蔣介石先生抵達長春視察.
蔣先生喊出<無長春即無東北,無東北即無全國>這句口號,足見這座前滿州國首都的城市
在其心目中的份量.36年之後東北情勢逆轉,國軍有被孤立在長春,瀋陽,錦州三座孤城之虞
,包括站在蔣旁邊的國防部長白崇禧均力勸蔣將大軍撤至錦州,力阻共軍進關.將兵力抽調關
內,先解決關內共軍,後再徐圖收復東北.若不然至少也要將長春守軍撤至瀋陽,以免遭共軍
圍困.蔣顧慮到長春是國際性都市,撤軍有損政府威望,否決白等人提議.
長春大房身機場,37年6月共軍開始圍城,砲火已可射擊機場,飛機已無法降落,僅靠空投補給
,自此長春成為孤城.
蔣宋美齡及東北保安司令杜聿明晤談.
同一時間,軍政部長何應欽亦抵長春視察.
東北軍政官員在機場迎接何應欽.何此時擔任閒差無實權的軍政部長.
運輸機崁著上將將星.
何應欽與梁華盛,鄭洞國.
梁華盛後調離東北,最後隨政府撤退來台.網路搜尋梁與知名漢堡店,可看到這樣的新聞
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150924
何視察長春作為警備司令部之建築物.
蘇軍撤走之後,共軍與東北行轅自衛隊發生戰鬥,佔領長春.照片中可見彈痕累累.
http://a2928796.pixnet.net/blog/post/451505648
這時長春的守軍為新六軍,擔任主攻的新一軍攻佔長春後,即隨著共軍潰退路線追擊中.
民國35年5月,長春各界舉行盛大儀式歡迎國軍進駐.
當時東北的民心是向著國府的.
國軍收復領土 解決同胞痛苦
這些錦旗上繡著第六十四師(?)李師長,新二十二軍(?)等,這些番號與進入東北的國軍番號
不同呀?
鄭洞國為新一軍第一任師長,攻打四平時孫立人正在美國訪問,國府令其暫代新一軍軍
年輕時還常見這些口號.
東北民眾擁護中央,但中央派人那些穿著中山裝的接收人員卻視淪陷區民眾為亡國奴,這種
情況不單是在台灣發生.
市民們不會想到兩年後長春會成為一座死城,照片中這些平民很多都沒有活到國軍投降,共軍
進城那一刻.
接受各界饋贈之錦旗.
女學生穿著的運動服完全是日本樣式.
民眾雖對接收人員頗有微詞,但對趕走共軍的國軍仍是非常敬重與愛戴.這段時間東北的女孩
子以嫁給國府軍官為榮, 各單位不時舉辦集團結婚,甚有惡劣者是一娶再娶,越娶越年輕.軍隊
風氣日益腐敗.
反觀這時松花江北岸的共軍們則是整軍經武,擴充人馬,準備越江再戰國軍.
日本在東北留下非常完善的基礎建設,其中尤以長春為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