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軍事博物館陳列獲的軍旗.由於角度的關係,有兩面沒拍清楚.這五面軍旗,對國
民黨跟共產黨來說均都是頗具意義旗幟.對共產黨來說,奪得這五面旗幟,代表著將要打
倒國民政府,奪得天下.對國民政府來說,則是大廈將傾,來日無多了.
五面旗幟,由左到右:第五軍,新一軍,第十八軍,整編七十四師與新六軍.這五支部隊是國
府中戰力最強的部隊,共軍稱為<國民黨軍五大主力>.
這幾隻驍勇善戰,戰功彪炳的勁旅,我在<國家文化庫>找到不少圖檔,已陸續發表過整編
74軍,新六軍及整編11師.
這篇起,來聊聊在抗戰中曾創下"崑崙關大捷",及內戰中勦匪戰績居冠的第五軍.
第五軍收集到照片較多,從抗戰到入緬作戰再到改變中國命運的徐蚌會戰,大部分的圖檔均
未在中外刊物及網路中見過,非常珍貴.
圖片來自<國家文化資料庫>,照片內容為民國二十八年三月在湖南進行演習之第
五軍.
民國26年南京保衛戰後,國府耗費十餘年,經德國顧問訓練而成之德式師---87師,88師,36
師及教導總隊已消耗怠盡.27年,在日本的要求下,希特勒令駐華軍事顧問回國,中德雙方的
軍事合作劃上休止符.
這些德籍顧問回國之前,完成了對國軍重大的建軍工程,即是成立中國第一個,世界第四個
裝甲師---200師.
國府向蘇聯購進相當數量的武器,裝備.有戰鬥機,轟炸機,各種口徑火砲,槍枝,彈藥...其中包括
82輛的T-26B戰車.
這些戰車27年年初運抵之後,200師於湖南湘潭成軍.這個機械化師下轄兩個戰車團1149,1150
團,使用T-26B及英國維克斯戰車.另有一機械化步兵團1152團.該師雖仿傚同時期德國裝甲車
架構,但裝備了大量蘇式武器.
師屬支援單位另有砲兵團,配備俄式122mm及76.2mm榴砲.戰防砲營配備45mm戰防砲,工兵
營,輜重營等單位.
第一任師長為由裝甲兵團團長杜聿明擔任,副師長為邱清泉,參謀長彭壁生(後為廖耀湘).
T-26B戰車,是抗戰時期國內最好的戰車,裝備45MM主砲,可輕易擊破日軍戰車.惟數量實在
太少,沒有起關鍵作用.
T-26B戰車在新聞媒體前展示越野性能.
部分T-26B在車頂裝有防空機槍.
T-26戰車是在英國維克斯六噸戰車上改良而成,是1930年代最成功的戰車.全車僅6六噸重
,正面最厚裝甲僅10mm.
比對畫冊.這是搜索摩托車---德國"春達普"重型機車.
邊車車殼可拆掉,安裝一挺二四式重機槍.
機槍旁配置兩箱子彈.
T-26B及搜索摩托車
與印象中的二戰德軍形象雷同.
購自義大利的CV-33戰車,國府裝甲兵團在歷經淞滬,南京,徐州等戰役後折損嚴重,急需補充
緊急向義大利購進94輛.
德國柴油卡車.
200師士兵使用俄製莫辛那干步槍.
工兵營架設阻絕設施.
與民眾保安隊協同訓練.
200師有特務營編制,官兵換穿民服刺探敵情.
野戰救護訓練.
步戰協同作戰訓練
27年5月,副師長邱清泉率戰車及搜索營各一成立一特遣隊參加蘭封會戰
協同88師作戰.初期戰果不錯.再次出擊時由於攻擊陸線重覆,加上步戰協同
不良,共被擊毀維克斯戰車3輛,CV-33槍戰車三輛後退出戰鬥.
蘭封戰役, 國軍出動14個師圍殲土肥原師團一週多未成,國軍再急調200師1149團
T26B戰車一排投入戰鬥,惜被日軍擊破3輛.該戰役最後還是失敗收場.
國軍將領對戰車運用生疏,也缺乏步戰協同觀念.
缺乏步兵掩護的戰車極易遭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