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與李兄的筆談中,他提到一件讓他印象非常深刻的事,就是南雄226師戰搜連電台
台長攜密碼本逃逸一案.
李兄寫道:
駐防后扁最讓雷公糾心,是71/1或2月左右,發生226師戰搜連電台台長逃兵,因此
員通訊士官班畢業,受訓地點就在碧山,因此對碧山防區了解,當員背包就在許白
後面防風林找到,有手榴彈及乾糧,當晚來了兩台兩米徑探燈,照亮許白灣.湖山灣
及後方防風林,876旅全旅動員支援,后扁·許白兩個連,整個海岸線是三步一崗五
步一哨,30據點那幾天,衛哨勤務表,重新造冊,安排機智反應好的人員,以備上
級的調查,我是造冊的人,還好此員於東割灣,被漁民發現時已往生,才沒有將責
任歸納給后扁·許白連。
這兩件文件為國防部解密檔案,向國防部史政檔案局合法申請使用.
這案件聽到的說法是該員被刁難返台休假,而心生不滿.該員向其主官抗議不成後,自行
攜行李到料羅灣欲搭船返台,由於沒有假單,當然被拒絕.返回單位後即攜密碼本,乾糧,手
榴彈數顆潛逃.
這說法,是雷連長說的,而且是在此案件結束後,在部隊前說的,我印象很深刻.此案發生時
,我正在幹訓班受訓,亦曾停止操課參加雷霆演習搜索,從分隊長口中已知此事,且鬧的很
大條.
某個休假日行經下庄時,見一軍官手持音器坐在吉普車上邊繞接邊喊話,喊話內容大概為
黃XX(聽不清楚),你快出來,會從輕發落....等.同學說,那位軍官即為黃XX的連長.(當時我
們還不知道該員姓名)
當天的休假我返回連上,走進連據點,見砲組弟兄多人手持步槍,正在裝填子彈.砲一班班長
曾榮隆還特地揹了把65步槍,刺刀已裝在槍上.我問他們要幹嘛?他們說,南雄師的逃兵逃到
本連防區來了.前兩天有下海, 因天氣太冷又爬上來,換下來的衣褲及攜走的手榴彈扔在"30"
據點後方的防風林裡.好死不死被帶隊搜查的旅長親自撿到,連頭仔被釘的很慘........
再來就是如李兄所寫到的,弟兄們沿海岸線遍佈埋伏哨,三個人一個坑,吃喝拉撒睡均在坑裡
解決,時值酷寒嚴冬,海風稟烈.當時已奉令看到黃員可予以格殺,黃員從誰的防區下水潛逃,誰
就負責任.弟兄們的辛苦及壓力可想而知.
很幸運的,我又是在幹訓班受訓中,免掉這場嚴苛精神壓力及肉體疲勞的考驗.
這段往事,我曾在部落格發表過.時任226師師長的馮濟民將軍亦在其回憶中提及此事.
這就是30,E2-030據點.
此據點面海這面重新整建過,以RC結構取代原有的花崗岩堆壘的牆面,火砲射口也增加一
門57戰防砲.
本連至許白灣一線,只有此缺口可下海.
黃員丟棄的衣物就在據點後方防風林裡.
許白灣一線為E2-030至E2-027據點與田埔接壤.
後方即為許白灣及田埔.
李兄梯次應為1303梯次,同梯三人.72年2月8日退伍,2月10日上船,剛好趕的上
回家過年.
我在FB上已找到本連60砲組的四位士官,蔡組長及我們三位砲長,除邀他們參加7
月舉行的同心餐聚外(蔡組長及李兄均住高雄),也將安排一起到金門去"憑弔"這些
已如廢墟的據點.
李兄在連據點所拍,這條沙灘為湖山灣,遠方可見矗立在沙灘上的船型堡E2-032
據點.
船型堡為一排級據點,我菜鳥時及當了士官之後曾短暫支援其衛哨.最早時該據點指揮
官為一排常士排副,已經快退伍,滿臉剽悍,讓人看了不寒而慄.他的65步槍沒放在槍櫃裡
,而是掛在床頭.
這個時候的船型堡,與各位現看到的有點不太一樣.堡的外觀是清水模施作後板模印,沒
有後來為加強偽裝而拼貼上去花崗岩片.
堡有三層,又叫三層堡.
民國69年剛下部隊時分發到后扁連擔任排長的吳重安老師曾在此擔任據點指揮官
吳老師著作---柳營卒子
http://a2928796.pixnet.net/blog/post/289481411-%22%E6%9F%B3%E7%87%9F%E5%8D%92%E5%AD%90%22
船型堡入口,沿階梯走到二樓可見掛在牆上建堡誌,內容大概是該堡建於民國六十X年.....
堡壁最厚處有兩公尺,可抗擊122mm以下口徑火砲直接命中.
吳重安老師畫出當年他初臨船型堡,幫他拉開厚重鐵門,身著防寒大衣的衛兵.
船型堡裡沒有生活設施,離堡外數十公尺處各有野戰茅房及水井.
重安老師在書中寫到
士兵們溜去山后村喝酒,與村民發生不快.憤而將村民養之犢牛拉至堡頂後擊斃,後怕被
追查,再將牛隻由堡頂推落,欲在據點旁挖洞掩埋.
就在他們奮挖洞時,營部軍官已聞詢而來.事後開槍士兵遭判刑,軍方賠償民眾損失,事件連
弟兄吃了一陣子他們自己花錢買來的牛肉.
當年看到的大海龜現身了.
牠擱淺在海邊礁石上,13據點的弟兄們下海將其扛上岸.剛扛上來已奄奄一息,弟兄們調皮
的點根煙塞在其嘴裡,一群人圍在龜旁笑鬧.
13據點就此成了本連弟兄朝聖之處,大家都跑來看此罕見大龜.我不清楚之後如何處理已經'
發臭的海龜,印象中好像是令13據點弟兄挖洞將其給埋了.當時把海龜抬上岸的弟兄們應該
邊挖洞邊後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