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穿著大禮服的軍官們在哭什麼?這是民國三十五年五月發生在在南京中山陵,
震驚中外的中山陵哭陵事件.事件的起因,要由下面的圖檔先談起.
民國三十五年11月,蔣介石蒞臨在南京開辦的中訓團開訓典禮
中訓團,全名中央訓練團.原為國民黨於抗戰期間用來召訓黨政軍人員的組織.
在三十五年之後,則轉為用來整編復員軍官.復原,即裁撤之意.抗戰結束前,為節
省軍費,及淘汰不適任軍官及士兵,國府已進行第一次復員工作.
真正大動作的縮編軍隊人數及番號,則於民國三十五年開始.在當時參謀總長的規
劃下,總計裁掉軍官21萬餘人,士兵200多萬人.
這些靠當兵的謀生的軍官及士兵,在國府無妥善復員規劃下(實際上也無財力負擔),
頓時成為社會亂源,更有大批基層軍官領著士兵投共去.
為收容這些編餘軍官,國府在各地編成軍官總隊予以收容,並輪流進行召訓.這是蔣
介石主持的某場中訓團開訓典禮.
執行大裁軍的陳誠
在他一聲令下,軍縮為整編師,師縮為整編旅,各部隊齊頭式一律砍掉三分之一人員,
連軍醫院,兵工廠等後勤單位也一併裁縮.直到三十六年驚覺國軍可用於前線作戰
的兵員已不足兩百萬人,雖緊急喊停,但為時以晚.
陳誠除在關內大裁兵,東北數十萬滿洲國軍欲投靠國府也遭拒絕,雖有人勸陳誠如此
一來是替共軍湊本錢,陳誠卻誇言欲將其與共軍一鍋煮了.僅帶著十三萬人及破爛裝備
出關搶接收東北的林彪,獲此國民黨贈來的大禮,再將上俄軍的援助,短短期間已湊起
幾十萬大軍,讓出關接收東北的國軍(僅七個軍),屢遭林彪以人海戰術擊潰.
這些穿黑尼制服均為將官,過去是當軍長,當師長,如今成了光桿司令,心情怎會好的起來?
中,黃杰.這些編餘軍官在國府正規軍大量遭殲後,部分受到起用.但由於部隊多
是給予新番號,由地方保安隊或自衛隊升級的雜牌軍,士氣,裝備都很差,對國府
頹勢已無多大助益.更多則是眼見大廈將傾,乾脆拉著隊伍投共而去.
中共在1950年代的鎮反,殺了極多在內戰末期向共軍投降的將領.
無可考據之遭編餘將領,對於曾跟日寇對仗的他們而言,若此下場,心中之憤恨可想而知.
但是,
前後排不同顏色及裁剪的軍服, 顯示他們官階上的差異.
中訓團成員中除編餘軍官外,亦有不少為遭俘獲釋歸來之校級軍官.共軍對於國軍戰俘的
政策是要兵不要官,遭俘軍官大部分會遭釋回.
除了極少數能逃來台灣者,他們之後的命運將很悲慘.中共建政後,不是遭屠殺,就是下放
勞改.
台下應該只有浙江人才聽懂鄉音極重的蔣先生在說什麼.
--------------------------------------分隔線---------------------------------------------------
接續哭陵
35年5月,中央訓練團600餘位編餘軍官,在中將黃鶴的帶領下,來到中山陵抗議國府對
他們的不公.
這些軍官階級均為少將以上,部分為黃埔出身,部分為雜牌將領.其所帶領或所屬之番號
,不是遭裁撤,就是遭整併.加上多為資格老的資深將領,職務難以安插,因此將其編入中央
軍官訓練團.
由於是閒缺,國府財政狀況也不佳,這些久歷戎伍的將官,拿著微薄的薪俸實難以渡日.在
發生中將因經濟拮据而投江自殺,少將副師長服毒自殺等幾件悲劇後,決定以激烈行動
向當局抗議.
高呼口號,大罵國府貪官污吏橫行及政府對他們不公平的對待.
呼完口號,念完祭文後,眾人嚎啕大哭.....新聞媒體事後有此一說,這一哭如同孟姜女哭倒長城
,把國民黨政權也給哭垮了.
找新聞記者訴苦.此事當中外媒體均有大篇幅報導,讓國府顏面盡失.當時的國府對於新聞自由的
容忍度比逃來台灣後寬鬆的多.這是很多人不知道的,而評擊政治失當最嚴厲的報紙中,屬於國民
黨營的中央日報也是其中之一.
事後,蔣介石暴怒,揚言要重辦這些編餘軍官.但是由於鬧的太大,要抓要關都不是辦法
,最後這些軍官中,50歲以下的安排到地方就業,40~45歲安排至警察,交通等機關任職.
40歲以下進陸軍大學進修,年紀過大及體弱生病發放遣散費,遣返回鄉,鬧得沸沸揚揚
,讓國府大損顏面的中山陵哭陵事件不了了之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