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造57甲自動步槍射擊示範
1.先找風水,土質不能太硬,也不能太軟.寧軟不可硬.
2.在腳架的預擺放處,用刺刀挖開概略與腳架柱鋤概略大小的坑洞.再將腳架埋入坑洞中.
3.臥射預備.
4打開槍托底板並將其置於右肩上.此舉也可增加射擊穩定度.
(槍托底板當然有它的用途,不然美國人這樣設計要幹嘛?)
5.身體與槍軸線成30度夾角,減少後座力撞擊身體.
6.左手押緊槍頸,以防槍隻跳動.並將射擊變換扭上的"A"轉向前.
以上還漏了一動,槍背帶須纏繞在左手上,以增加射擊穩定度.
國造57甲自動步槍是70年代步兵班的自動火器,射擊時以兩發點放方式射擊目標,以行火力支援.
國軍步槍班,每班有兩挺57甲自動步槍,全連共18挺.
這是"少年老ㄟ"GARY的評語
60砲長不愧是幹訓班出身的士官!時隔2~30年了動作還很標準
1.挖腳架柱鋤坑...挖完後以腳掌邊緣一一採勁鬆軟的土裡............(補充)
2.身體與槍身軸線保持20~30度夾角(減少後座)
3.臥倒後雙腳張開寬度標準
4.張開的雙腳腳跟沒有翹起 確實平貼
5.左手手掌覆於槍頸上便於貼腮
6.右手食指伸直至於護弓外(無射擊命令禁止放住護弓)
可見60砲長當年被操得很慘!如此"紮實"的訓練....這些"捏角"竟然幾十年不忘!!
真歹勢....蒙前284師精誠連士官長GARY的謬讚!
還真的沒忘記,扎實的訓練,讓很多動作已經變成本能了.
在金誠連聽到阿信提及,57甲的射擊靶是雙人靶....對啊!這麼一說就想起來了.
現在就想起來那些可憐的的自動步槍兵,扛著雙人靶在靶場跑來跑去(脫靶被罰跑)的慘狀.
(金誠連)
http://tw.myblog.yahoo.com/km-natac/article?mid=26187&sc=1#26227
這槍真的不好打,尤其對那些剛接自動步槍的菜鳥們來說,代表著苦日子將要到來.
金門什麼都缺,就是子彈不缺.20發的彈匣一個一個接著打....打了上百發,報靶時,靶溝勤務還是
搖著代表"麵包"的訊號.
所以這些阿兵哥真的很可憐,打個靶,連長大罵....班長幹憔.越罵越急,越急就越打不到.有時一緊張
食指一扣就忘了放,一梭子彈就這樣飛了出去.
但經過訓練後,慢慢的,靶紙上會開始出現槍眼...或者是靶溝勤務為了想早點收工,自己用SKB幫他
們戳洞..?或者已經抓到要領了.
軍人除了生小孩,沒什麼辦不到的.經過一段時間嚴格訓練,每個步兵連總會訓練出一批合格的自動
步槍兵.雖然那個過程是極其艱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