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會戰.民國32年11月至33年1月國軍在湖南常德進行的一場防禦戰.
民國32年9月,日軍欲攻佔常德並殲滅周圍國軍部隊,於11月發起攻勢.國軍針對日軍
攻勢,國軍決定以第六戰區19及29集團軍阻絕日軍攻勢,再以外翼兵力將日軍擊滅於
洞庭湖畔.由於戰役的進行均按雙方的作戰想定及部署進行,故稱此戰役為常德會戰.
此戰役中雙方均出動戰機支援作戰,獲得美軍援助及訓練後的國軍空軍已居上風,取
得戰場制空權.
國軍作戰序列中的74軍57師在常德外圍耗損日軍之後,退守城區.11月24日,日軍已
對常德形成包圍態勢.57師師長余程萬接獲的命令是堅守城垣,直到援軍靠攏將日軍
聚殲於城下.
日軍隨即在空軍及優勢的火砲支援下.攻進城內,兩邊士兵展開逐屋逐巷的激戰.
57師堅守至12月3日,守軍8千餘人僅剩300餘人,日軍距其師指揮所僅300公尺.
余師長向上級發出
[彈盡,援絕,人無,城已破。職率副師長,指揮官,師附,政治部主任,參謀主
任等固守中央銀行,各團長劃分區域,扼守一屋,作最後抵抗,誓死為止,並祝
勝利。第七四軍萬歲,蔣委員長萬歲,中華民國萬歲!」
之電文後欲舉槍自盡,部屬見狀奪下佩槍,並苦勸其突圍.最後余率領部下突圍出城,
突圍過程中三個團長均戰死,人員僅剩83人.這個抗戰中令日軍喪膽虎賁之師,基
本上已經打光.
12月9日,國軍突破日軍防禦,奪回常德.余將軍亦率剩下的部屬返回常德城中.
此役造成日軍死傷一萬兩千餘人,常德城下日軍遺屍累累,屍橫遍野.國府召開
記者會宣稱大捷並邀請美軍將領至戰區參觀.
相對於日軍在中國戰場的死傷,國軍繳獲的戰利品並不算多,可見日軍就算是敗退,
也是有條不紊的撤退.像這樣遺留大量武器的潰退並不多見.
戰後蔣介石追究常德失守之責,將余程萬將軍移送軍法審判,並處槍決之刑.所幸在其
直屬長官王耀武(蔣介石跟前紅人,74軍前軍長,張靈甫亦為其提拔,後在內戰濟南戰
役被俘.) 求情下改判兩年,但四個月後即獲釋,蔣並任命其任74軍副軍長.
余對此命令並不領情,蔣介石也不再重用余.所以在之後的國共內戰中未擔任重任,直
到國府三大戰役潰敗後才任命余任26軍軍長,擔任重慶守備任務.
後余與李彌遭投共的雲南省主席盧漢扣押,後來在其統領的第8軍及第26軍救援後才
獲釋.
大陸陷共後,余程萬不隨國府來台,定居香港成了一名成功的商人,後卻在一場劫案中
誤遭警方射中而身亡.
國軍74軍為國府在抗戰中最精銳的勁旅,下轄51.57.58三個五字開頭步兵師,是日軍忌憚
的對手,稱其為<三五部隊>.
美軍軍官好奇的檢查擲彈筒.他們認為擲彈筒與92式步兵砲算是日軍裝備
裡,"非垃圾"等級的武器.
美國參與二戰,戰爭能量百分七十用於歐洲戰場.僅用百分三十之力就把日本打的
快滅國,顯見美日間巨大的國力差距.
記者來了,日俘出來見客.
國府一般來說不會虐殺戰俘.殺俘一定會有,但日軍被抓獲者實在不多,要大殺特殺
也不可能.
中國的網路上說,孫立人將軍抓獲日軍戰俘,經詢問後如有到過中國者,一律活埋...這個
問題,不必用腦袋,各位用老二想就知道合理與否.
給猴子穿上人衣了.
對難民展開撫賑.
戰役前已經疏散民眾,所以平民死傷不大.但由於是"住民地戰鬥",市區成戰場,民
眾多無家可歸.
常德戰役中國軍士兵持白郎寧(BAR)自動步槍射擊日軍.
不知其名將領.
國府在此場會戰出動第六戰區(孫連仲)16個軍,43個師.及第九戰區4個軍.
國軍此役死傷人數沒公開,一般中日兩軍對戰,國軍傷亡人數平均多在六倍.但
此戰役國軍有空軍助陣,加上接收美援後戰力也有增加.故或許雙方傷亡差不多.
官方長期忽視史料,這些有名有姓的抗日英雄早已被遺忘.
這鐵定不是只剩83+1個人的57師.
戰火蹂躪後的常德
國軍收復常德之後仍與周邊日軍激戰中.
鬼子兵遺屍常德城下.
待記者拍照存檔備查後再予以掩埋.時值冬季,若為盛夏,屍首不馬上處理會產生瘟疫.
殘破的城牆
國軍在城郊的工事
國軍追擊潰退的日軍.
國軍缺乏火砲,機槍是主要的火力骨幹.
大戰之後如同廢墟的街道
國軍官佐多會自添行頭,高階將領尤甚.
國軍以24節重機槍射擊對岸日軍
戰爭場面處理的不錯,洞房花燭夜那段就有點畫蛇添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