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文化資料庫找了些馬祖駐軍舊照片,就由這張開始,因為我幫好友找到他昔日在東
莒服過役的營區照片,營區外觀應該與他隔年到此報到時無異,希望可稍彌補他沒留下照
片的缺憾.
這是東莒猛沃港,這艘船不太像往來東西莒間的香蕉船,比較像菜船.照片中士兵已換穿迷
彩服,猛沃港碼頭不知已蓋好否?
民國68年,蔣經國先生蒞臨馬祖,來到東莒這個小島.島上的官士兵們,相信為了這場高賓
演習,應該是搞的人仰馬翻,雞飛狗跳.
東莒猛沃步兵營營部集合場.這地方我隨著好友的足跡已來過四次,一眼就認出來了.
大門那面漆著醜不拉機獅頭像的照牆(阻彈牆)還沒立上.
建築物的迷彩漆應該是新刷的.
當時駐軍為249師某步兵營,照片中很清楚的顯示出他們正在"按表操課",上刺槍術.
249師當時為輕裝步兵師,制式步槍為M16A1.鋼盔上的偽裝帽不像當時輕裝師所用
之碎花迷彩帽,反倒有點像後期使用的虎斑迷彩帽.
站在蔣經國先生旁的軍官,不知是營長還是連長,顯然有點年紀了,或許是行伍出身的
萬年少校.
士兵們有著布質操作服及混紡草綠服,T/C這個詞還沒問世,我們以"布的","弄的"來區
分這兩種軍服.腳上穿的是半筒皮靴搭配膠皮綁腿,由於膠皮綁腿無法束緊腳踝,褲腳極
易從綁腿裡露出來,所以為其整齊,通常會在腳踝套條鬆緊帶予以固定.
71年後,由於長筒皮靴已經普遍配發,陸總下令膠皮綁腿不再使用,但由於為搭配短筒膠
鞋,士兵們多陽奉陰違,上級也睜眼閉眼不管這些.
蒙陸官正46期長官楊光漢先生補充
(1) 第四張照片在經國先生身後的是249師師長王易謙少將。68年8月我發佈連長時,
師長 為劉鳳訑(音ㄧˊ)少將。所以本張照片拍攝時間應為67~68年年中。
(2) 第五張照片作者稱: “總統蒞臨,師長配帶手槍親任侍從”,意指有拍馬屁之嫌
。此乃謬誤!說明如下:
(A)請仔細看,站立在經國先身後的是師長,右側衣領上的將星非常明顯。
(B)配帶手槍的軍官左衣領上是少校階(一顆梅花),從年齡判斷,應是資深營級幹部。
(C)當年陸總部規定,連級以上(含)部隊長,除夜睡覺休息外,一律配帶主官編裝武器
,通常為45手槍,及彈匣兩個,其中之一裝填5發手槍彈,作為應變。(僅有部份單位
如預備師為左輪手槍)。師長平時不配帶,由侍從士官負責。
總統蒞臨,師長配帶手槍當起侍從.這照片可看出很有特色的盔布.東莒猛沃營照片就這幾張
了,埋在文化資料庫裡,讓我給我翻了出來,使其重見天日.
也是東莒照片,時間稍早之前,或許是任行政院長年代.
民國58年,馬祖民眾抗議匪砲濫射,造成民眾一死十傷.這種活動,我相信學生們應該很高興
,一如我們當兵時,可以離開營區就是件令人開心的事.
一下子可以集結這麼多壯丁,真是厲害呀!
在外島,其實很難看見青壯男子的.
47年6月,俞大維視察馬祖.當時他與參謀本部意見相左,認為共軍對馬祖只是佯攻,目標是金門.
但老蔣不信他的,除了派海軍陸戰隊密援馬祖外,還很狀況外的在砲戰前三天跑去金門視察.這
場情報失靈的行動,後來被宣傳老蔣不怕危險的英勇行為.
(有聽過那個國家的總統跑去即將開戰的前線案例嗎?)
八吋榴.由一個砲班需要這麼多人就知道該淘汰了,它落伍是一回事,更重要是兵員已大幅縮
減了.
馬祖離大陸較遠,八吋榴在反砲戰時派不上用場,用來反登陸又不合適,用來打船團又像在抽
福袋,實在是不清楚它佈署的目的何在.那個老師來講個課吧.
好大的對空瞄準環.
老而彌堅的50機槍,它還會服役非常久.仍無同級武器可取代它.
用來打飛機力有未殆,用來平射當岸砲是頗有威脅.
我有注意到馬祖40高砲都是叉狀砲口帽.
海巡副署長展示.....被中國漁民搶走的同型步槍.(丟死人了)
這槍放上FB,引來專家群評頭論足,這槍外表像M16A2,但槍機助進器像M16A1,因此推斷
是換了護木的M16A1,因為台灣軍警似無購入M16A2.最後有專家提出,保七曾購入一批
Colt 711,後撥交給海巡,所以應該是711.
高登島,60年代陸軍夏季多穿短袖軍服出操,上課,外出.但等我70年去當兵時,把長袖軍服
改成短袖,叫作....破壞裝備(攤手.....)
賴名湯,空軍將領.當時的參謀總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