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57一兵爬山,他的57據點在東莒的制高點--東洋山,最高之處.乍聽下很好找,但其實不然,由
於現址已改建登山步道,原有構築之各陣地或遭鏟除,或遭填平,加上已隔了二十幾年,所以費
了番功夫才找到部分殘跡.
找到了,僅剩下寢室.海景別墅成了海景套房.右方觀景台是原空軍40妨砲陣地,70年代初期在
此服役弟兄allen在營參一部落格留下很奇特的狀況,直昇機入侵事件:
文章出處:
http://army.chlin.com.tw/BBS/viewthread.php?tid=4151&extra=page%3D1
7x年底時有一天晚上起霧,大家早已就寢,半夜忽然聽到直昇機的聲音,不久聽到槍聲
,高地上方的空軍防炮打熱線下來,說直昇機放下大約十個人往我們據點方向過來了,
在大霧中本據點衛兵看到影子出現也開槍,緊接著衛兵大吹哨子緊急集合,聽衛兵講對方
有還擊不過槍聲卻很小,剛開始還有看到影子很快就消失在霧中,班長帶著我及一個老兵
外加一條狗拿著步槍追擊,剛開始心理其實覺得很刺激,事後覺得很害怕,畢竟3對10實
在太弱了,我們追到58據點附近就碰到58據點的弟兄,當然我們是有特殊口號確認的,免
得自己人打起來,最後我們延著圓球山方向巡邏回來。
回到據點時空軍防炮打熱線要求本據點支援,沒辦法本據點人數實在太少了,八個人
要守一個排據點實在太難了,只能派一人,我(菜鳥)被派到空軍防炮支援,原來空軍防
炮想打直昇機(可能是火網射擊),在操作炮時害怕對方地面人員打過來。
沒多久天空出現很多照明彈,忽然間我聽到船聲,我往懸崖下望去,看到一艘小船正
在發動,估計是關掉引擎靠著潮水漂過來的,可見對方對於我們的潮水與地形有多麼了解
,我馬上打電話給班長,沒多久班長抗著一挺機槍上來,但是懸崖上地形十分不平怕掉下
去,班長又跑回去拿了一箱手榴彈上來準備用炸的,但是小船已經跑出約一百公尺,除了
距離及懸崖高度還有霧,只能看到一個燈泡,班長問我投擲手榴彈距離多少?我答約40公
尺但不一定準,班長看了看想一想搖搖頭只好放棄。
這時營輔導長率領夜行軍到本據點支援,我當時暫時負責接電話,營輔導長要求本連
發射照明彈。由於新連長剛上任時將他認為有問題的老兵調到連部集中管理,裡面有很多
是炮組的射手,再加上遇到大退伍,在短短三個月內退伍了約50人,所有81炮射手全部
退伍,又沒有辦理訓練與交接,聽說新連長找60炮組組長幫忙,聽說新連長與60炮組組
長對於藥包多寡有分歧,最後新連長以自己的見解去發射,結果打到燈塔連下方並著火,
當時營輔導長拿著電話罵道:「他XX個B!……還要我派人去救火」;過了不久第二發
照明彈發射,結果未爆;又過了不久第三發照明彈發射,我親眼看到海面突然亮起一下火
花,大概掉入海裡了吧?只見營輔導長拿著電話大怒道:「我X!他XXXX………,算
了!算了!不要再打了。」最後直昇機,船,人全都跑了,很好笑吧!
隔天早上上頭開檢討會議,新連長回來一臉臭臭的,下午全連集合開始學習各種武
器槍炮使用與保養。大概沒有其他的士兵像我們一樣要學那麼多的武器了。不過可以跟你
講,十幾種武器只教一次,結果我都忘了。
上面有些是我親身體驗,有些是聽說的,有些是推斷的,很多細節更無法一一詳查(
必竟我只是小小的士兵),大家把它當做笑話或故事來看吧。
由於這經歷太奇特,所以引來熱烈的討論.
由防砲陣地俯瞰57據點,近在咫尺是不是?但海風極大,除非風向對,否則喊破喉嚨下面的弟兄
也聽不到.下方平坦處為東莒靶場,為東莒島惟一適合機降處,
57一兵敘述原來之結構.
右方壘石處為現在殘存寢室.左方正方型RC結構應為戰備水池,用來儲存雨水.是駐守弟兄
清晨刷牙洗臉的水源.舀水時記得把水面的小蟲給撥開,免得誤吞.
盔布是輕裝師特有的小碎花迷彩帽,但步槍卻用五七.據57一兵表示,第二線仍用M16,
第一線則使用五七步槍.兩種步槍口徑完全不一樣,如此混用會增加後勤負擔.
前方的山頭是60連據點,伙房在那!留守衛兵打個飯,等走回來時已是冷飯冷菜.
問了57一兵在此的日常生活,答問如下:
Q1.水源,除了戰備水池外,有水井嗎?自來水那天聽你講似乎沒有.
A1.據點內部沒有任何水源。
僅有一座水泥糊的方形戰備消防水池,貯存雨水。馬祖雨量少,水位不曾超過二分之一。
池子底下堆積沙質沉澱物,水面漂浮著昆蟲殘骸與浮游生物。刷牙及簡單的盥洗,依賴這
盛接雨水的戰備池。馬祖隆冬高地酷寒,基本上冬晨很少刷牙,只用水壺的開水漱口。
據點外高地山下有口原始水井(此行返馬已不見蹤跡),惟不可飲用,足夠供應我們日常清潔
用水。
五拐和空軍防砲的弟兄,下山打水提水或洗衣時,常在那兒閒話家常哈啦打屁。
飲用水的部份,據點工材倉庫備有一塑膠水桶(方形手提白色)庫存。
每日晨昏,所有人員(留守除外)至60據點連部伙房會將自己的水壺裝滿;
班長負責把據點另一小水桶裝滿,晚上跟著裝備我們一起扛回家,庫存兼作宵夜用。
Q2.生活設施,浴廁.由於沒水,應該也沒有.請問如何處理?
A2.山底下樹叢間這口地下水井,算是私房浴室。
冬天水位很低,繫著草繩的水桶得使勁的多撈幾次,勉強夠洗髒衣服。
反正冬天冷的要命,一線據點土阿步髒慣了不洗澡沒關係;
只能利用每周島休4小時,到大坪村排隊洗30元一缸的熱水澡。
倘若輪值衛哨或被禁假,等於2週洗一次是常有的事。
受不了的話,歡迎體健者到井邊嘗試露天浴,光溜溜的身子會慶煙(冒白煙)!
春夏時這口井成了天堂,晚點名收工後回到據點,最棒的享受即是帶著臉盆衝下山,趁著
暮色到井邊脫褲懶洗澡去。
據點廁所位於57大門口外對面一條小徑約30公尺旁的草叢中,其實是個茅坑。
還蠻大的一個茅坑,四周是茅草加木板鐵絲編織的圍籬,簡陋到連草皮屋頂也沒有;(這趟
沒找著)大糞坑裡有許多白蛆蠕動,直讓人作噁.....必須抽菸才蓋的住那天然的沼氣,同時薰
開滿屁股飛舞的蒼蠅!
不抽菸的排長(據點指揮官)進茅坑也要破戒點菸,點香是57茅坑的規矩。
夜裏挫賽的,沒人敢開大門打電筒穿越山徑到對面茅坑去。通常在據點裡自行解決,周圍植
被需要養份。
噓噓小號則哪裡方便哪裡去,別撇在大家活動區域內就行,沒有人管你。
Q3.交通,外島兵當然多靠兩條腿到處走,但休假時是否也用走的?有公車嗎?
A3.休假時人員依規定皆於60連部集合放假收假。跟平常連隊作息一樣,By Walk。
各據點士官兵徒步至60據點集合,放假人員解散後徒步至大坪村,或者回自己據點,或者
至大浦沿線據點。收假再返回60連部報到;記得全島士官兵都是用走的,小巴公車?小兵
印象中似乎沒有,有的話小兵可以搭嗎?
老兵們看到昔日的據點變成如此模樣,均是感嘆不已.....
明知已難尋舊跡,但仍不輕易放棄.
來張今昔對照!
這是某個休假日,57一兵與弟兄在小學校園裡合拍.
辛辛苦苦掙來的半天假,竟然只能如此打發....物質貧乏,生活設施簡陋,久了也就習慣了,但心
態上的調整與適應,才是外島兵最難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