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K-19.40mm榴彈發射器,96年台海危機時首在媒體出現,應是向美方緊急採購,或由美方
軍械庫直接撥交予台灣再運至金馬等外島.據當時在外島軍友表示,榴彈槍來了,但每槍配置
之彈藥僅數十發.除配彈不足外,訓練亦不夠,臨戰能發揮多少戰力讓人存疑.
聯勤亦推出仿照品XT-83,但似未量產.
此槍上膛須兩手同時拉拉柄向後....難怪我拉不動.
40榴彈發射器射口.
表尺最大射程為1500公尺,問了弟兄.....怎沒準星?
機匣蓋上那條凸起直線是瞄準線,以準星缺口對準凸線來瞄準.
美軍制式裝備均有精闢的影片介紹,國軍則通常只發本準則或教案.
大量配置在各式裝甲車輛上.
QCB50機槍,改良至老式M2HB50機槍.拉槍機兩次,空擊發,仍感受到好強的復進簧彈力後座.
81mm迫擊砲.
美眉說....這位大哥動作好標準.
但提槍快跑前進時,美眉急得大喊...........大哥,槍枝不能帶離會場啦!
可惜把玩具槍帶上飛機很麻煩,否則來個偷天換日或許可行!
來段"安頭"提供的影片,T91雖可單發,三發點放及連發,但我問過很多位現役弟兄,均只實施過單發
射擊.射擊的機會也不多,每次僅打6發,與我們往昔一次的射擊課程連打數波,把子彈打完才回營的
作法差距甚遠.
可惜服役時沒有女兵當同袍,來把一個當女友應該很不錯,絕不會說....喔!拜託別再說當兵了...
雙聯裝刺針飛彈(DMS),為怕流落恐怖份子手裡,除了拒售單兵攜行式外,美國在台協會還每年
派人來盤點.
台灣那來的恐怖份子呀?立法委員與每天在電視上比誰嘴巴臭的名嘴們嗎?可能勉強算是.
頭盔密不通風,載沒幾分鐘已滿頭大汗.
電池.旁邊是攜行箱.
左為假彈,右為練習彈.
冷卻氣體(氦氣?)罐.當射手追瞄目標時,彈頭尋標器會加溫,為確保萬一脫鎖時產生危險,射手可
按扭釋放冷卻氣體使尋標器降溫,以利再行追瞄.
(大概是這樣吧.....?士官長的詳細介紹,因年老腦衰,已差不多快忘光了.)
問了士官長,打過嗎?....有,去年在九鵬基地打!
打靶機嗎?....打熱燄彈.
有中嗎?.......當然有!沒中就被幹翻了!
雙聯裝刺針使用便利性遠不如單兵攜行型式.
前年已搭過,陪"陳班長"再搭一次.
可能怕遊客們悶壞,打開頂蓋供我們探頭.
油門.煞車用拉的,但不知道是拉那一桿.
操作方式跟怪手一樣.
車尾艙門開關桿.
國軍凱夫勒頭盔的扣具是硬塑膠材質,遇高溫溶化時會粘在士兵臉頰,造成難以醫治之傷口.
軍友"東店戰砲隊"所攝之搭乘CM-21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