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兵打坦克".看過類似的紅皮書,但內頁厚實許多,並加上我方註解,內容已經全忘了
僅記得文中強調須注意共軍各軍區勤練攀爬疾駛中坦克技能,部分士兵能徒手攀爬以
時速40公里(?)疾駛中戰車.....本書內容非常精彩,對各種打坦克方法有很詳細的說明及
圖解,再找個時間來連載.
假想敵是蘇修及美帝的坦克.竟然沒將國軍戰車列入,不怕我們反攻大陸嗎?
用炸藥包打坦克.
用五六式40火箭筒(仿RPG-2)打坦克.
來段伊朗士兵用RPG擊毀伊拉克坦克影片,坦克中彈後,伊拉克士逃離坦克,伊朗士兵
用步槍予以濫射,但不知是AK-47不準或射擊技巧欠佳,完全打不準.
亦可用75mm無後座力砲攻擊坦克,擊發方式與國軍無後座力砲雷同.
共軍稱"工事"為築城.
介紹的真夠詳細.
共軍實施實彈射擊基本依據,全軍部隊,機關,院校組織實彈射擊時,按此教令執行.
共軍對一般槍隻並不要求遠距離的射擊精確.
這本真是歷史悠久呀!
所以會有這些老式步槍概述....漢陽造,三八大蓋,至於捷克式七九步槍查了半天沒查到
莫非是指"中正式步槍"????
查閱由"老戰友文化事業"出版之"抗戰時期國軍輕兵器手冊",中正式步槍累計生產數量
近四十萬把,生產年代遠較漢陽造為晚,斷不可能在共軍席捲大陸後就將其淘汰.但基於
意識型態,又不可能續以"中正式步槍"舊名稱之,所以改稱為捷克式七九步槍???
惟眾人皆知,中正式步槍乃仿自德國毛瑟1924年式步槍,故要改名也該稱"德式七九式"步
槍呀?不解.
國造中式式步槍性能應該不差,圖紙,機具及最重要的鋼料均來自德國.
至於鼎鼎大名的漢陽造,本書介紹係仿自德造1888步槍,從清光緒21年生產至民國33年,製
造史長達50年,各種衍生型號加總超過百萬把.
gewehr 1888.漢陽造應該這是這模樣.
三八步槍去年在北方射擊場打過,後座力不大,易於再瞄準.拉一打一真是不習慣,如此慢的射速
難怪要加上一把長刺刀進行肉博戰.
北方射擊場裡的三八大蓋,膛線已經磨光了,彈頭飛出槍口時會像陀螺般打轉,所以在靶紙上留下
這種很詭異的彈孔.
內頁介紹捷克式七九步槍,但我無法辨視是否是中正式步槍.
國造木柄手榴彈,木柄底部有拉火索,參考"抗戰時期國軍輕兵器手冊"中內文,不可用以左手
拉火,再用右手擲彈.而是將拉火索鐵環套於右手小指,使投擲與拉火同時進行.
人的投擲能力是天生的,手榴彈扔不遠再怎麼操也是進步有限,科學點的,長官會要兵仔去拉
腳踏車輪胎.腦殘的,則是令兵仔滾到一旁壓伏地挺身.壓再多也沒有用, 胸肌與三頭肌與進行
投擲動作的肌群又沒關係,胸練得厚,手操到粗,反而影響投擲動作.看看棒球場上那些球速快
的投手,多是瘦長體型就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