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槍不要人,要兵不要官.
這是共軍的俘虜政策,如果被俘士兵不想從軍,或是傷員,他們會很大方發予路條.這些人有
的選擇回到國軍陣營後,反而起了更大的化學作用,除廣為宣傳共軍擅戰外,更將共軍對戰俘
寬大政策告知同袍,所以兩軍對陣時,情況稍一不利,極易動搖軍心.
大部分被抓獲俘虜兵後,共軍立刻施以各種洗腦措施,讓他們死心塌地為共產黨賣命.
這點共產黨作的非常成功,"即俘即查","即補即戰",在許多大型戰役中,共軍雖死傷慘重但人
卻越打越多.
以徐蚌會戰華野第四縱隊為例,戰役初起時,兵員員額不及兩萬,打了四十天的大戰之後,兵
員竟暴增到四萬餘人,其中80%是國民黨俘虜兵.有的戰初時抓到的"補充兵",到戰役結束時
已升到排長,甚至連長.
徐蚌戰役打了四十幾天結束,國軍損失了五十五萬.共軍作戰主力華東野戰軍,員額卻從戰前
的四十萬,增加到四十二萬人.國民黨這仗要如何打下去?
國軍中敢使用俘虜兵,僅有少數善戰將領,如邱清泉,張靈甫等.張靈甫將被俘共軍編入"人力輜
重營",在孟良崮一被圍,立刻嘩變,投奔共軍而去.此後,抓到共軍俘虜反成兩燙手山芋,不知該如
何處理.
被俘的"42化學砲".這應該是"方座鈑的四二砲吧?M2排仔對不對?
蔣介石先生寫給邱清泉將軍的手札.
要其奮勇作戰.
國府將領中,共軍對邱將軍恨之入骨,由於邱之第五軍裝備精良,訓練嚴格,多次予以共軍
重創,故有"逢邱不戰,逢五不打"之口訣.
我罵台灣媒體無良只會趁火打劫不是沒道理,炒過張靈甫後, 熱潮一過,誰記得秋清泉將軍呢?
包含忘本忘到最徹底的中華民國國軍.
如果說,孫立人是打死日寇最多的將領,那打死最多共軍的,應該是邱清泉了.
老毛的十大軍事原則,簡單說就是不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以消滅國軍的有生力量為主.
國軍來攻城,就讓開.國軍佔領後,勢必分兵把守,如此可用機動的兵力就越來越少.
在局部形成優勢兵力,力求全殲國軍.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在幾個戰役中,國共的兵力比是:
打錦州----------16個師對7個師
圍殲廖耀湘-----45萬對10萬(國軍精銳新一軍,新六軍盡歿此役)
圍殲黃百韜-----13個師對8個師
圍殲黃維--------29個師對10個師
........案例太多了.
共軍對作戰勇敢的單位,個人,從不吝於表揚以提升士氣.
所以會出現....臨坋旅,洛陽營,濟南第一團...等英雄單位.
台灣造神運動只限定為大官量身訂作
中共則降低標準,基層士兵也可當神.
http://military.people.com.cn/BIG5/8221/158635/164253/164256/9845739.html
縱觀三年內戰,或許是在抗日期間國軍大部分採取守勢,所以攻堅能力薄弱,負責衝破
敵軍防線的部隊,極少達成任務.
圍殲張家口孫蘭峰兵團.要去救人的反需要被救.
中共在東北抓了幾個日本兵,撿了幾架破爛飛機,辦起了東北航校.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