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路不那麼發達的年代,尤其是google出現之前,想了解民國35年到38年間在中國這片

廣大的土地上發生了什麼事,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從我們開始受教育那天起,在課本中看到這段歷史,總是輕描淡寫,幾個字帶過.這是典型的

愚民教育沒錯,但也實在不能怪有關單位,因為就算他們想說清楚,實在也是在不容易的事

........他們該如何告訴人民,一支擁有幾百萬大軍,有美國支援,統治地區及人民佔絕大優

勢的政權,為何在短短三年間會垮台,五百萬大軍幾乎丟掉所有的重裝備,只剩零頭逃到台

灣來?

隨著台灣社會的開放,在解嚴之後,過去屬於忌諱的關於國共內戰的書籍,開始在書架上出現

雖然絕大多數都是以"對岸角度"撰寫的作品,但也讓對內戰有興趣的讀者,有了一窺"秘史"

的機會.

這些作品也隨著中共逐漸正視歷史而從期的一面倒吹捧共軍,貶抑國軍,而慢慢有了修正,所以

就算對這段歷史已有初步的了解,但只有坊間有相關作品,必定是搜羅收藏之.

這本圖片集,是中國之翼出版社十幾年前引進的,裡頭有些圖片是網路上沒看過的.或許並不是

大部分的人都對這些圖片有興趣,但我還是翻拍了一小部份來跟各位分享.也歡迎大家在看圖

過程中,給我指正及指導.

 

 

關於為何把在滇緬戰役立下赫赫戰功,裝備最佳,訓練最精的新一軍,新六軍空運東北?

某雜誌寫到,老蔣說是美國人逼他的.

這些部隊,兵員多來自氣候屬於亞熱帶的川滇,跨越整個中國運到天寒地凍的東北來,除了飲

食習慣外,對天候的適應可能是更大的問題.

圖中美軍的運輸機為C46,國人一般都説C119是老母機,但真正的老母機是C46才對.

 

 


捲起袖子,準備大打出手.

面對小米加步槍的共軍,國府說...半年內消滅共軍!

我們讀的課文中,會提到因馬歇爾的調停致勦匪失敗,這句話算對,但也算錯.因為國軍也不

遵守停火令,而美國則用停止美援來掐國府的脖子.

在打打停停下,國共間第一次大型衝突為"上黨戰役".國軍三天被殲滅5萬人,蔣介石聞訊

破口大罵~~~就算5萬頭豬,三天也抓不完.

上黨戰役:

http://www.cpcnews.cn/BIG5/33837/2534573.html

 

 



這算是蘇俄把關東軍武器移交給共軍的鐵證照片.

 



所以國府空軍並不是如入無人之境.

 


大批國軍戰俘被送至哈爾濱,場景跟被俘德軍在莫斯科遊街非常類似.

國軍曾試圖攻佔哈爾濱,可惜均以損兵折將而還.這戰役共軍稱為"四保臨江"

http://big5.ce.cn/culture/history/200607/28/t20060728_7917082.shtml

 

 

 


雖然裝備低劣,但共軍士氣明顯優於國軍.

 

 

開始鳥槍換大砲的共軍.我不說,你們一定會說這是日本鬼子.

 

 

胡宗南部重要的補給基地~~青化貶,在被共軍攻佔後,被俘國軍合影留念.

 

 


快速縱隊在山東覆滅

何謂快速縱隊?請看蔣先生演講稿

http://www.chungcheng.org.tw/thought/class06/0025/0008.htm

把步兵跟坦克混合編組, 但問題是坦克必須遷就步兵的行進速度,加上戰車越野能力遠優於卡車

所以成效並不佳,幾個組建的快速縱隊均已覆沒收場.

 

 

 

 

 

 

中國人殺中國人實在是沒有好宣楊,所以中共極少發佈這種照片.

 

 

內戰初期的國軍是驕兵悍將,根本不把土八路放在眼裡.

 


美造槍械,有2.75吋火箭筒,湯姆森衝鋒槍.....共軍有條歌,歌詞

"換槍換槍快換槍....蔣介石是運輸大隊長......."

 




共軍自四平戰役後,就不再堅守城市,所以國軍裝備戰防砲,根本是無堅可攻.而被擄獲後

正好被拿來對付國軍據點及戰車.

這是37戰防砲,在金門雖未見過本尊,但我確定當時金門海防據點有配置此型火砲,我在

鵲山旅部的火網編成圖看過部分據點有配置.

 





在孟良崮覆滅的整編74師.整編74軍,號稱國軍五大主力之首.這批戰俘成了搶手貨

共軍各單位都來搶人.

 



整74師被俘之七五山砲.

 

 

 

 

真像冷兵器時代的攻城戰.

 

 

中共並不在意奪了多少城鎮及土地,就是奪下後也不固守.通常在把戰利品(武器,彈藥,俘虜)

清掃一空後即撤走,只留座空城池給國軍.致使國軍須分兵守城,可用於野戰之部隊越來越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60砲 的頭像
    60砲

    60砲的部落格

    60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