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主要行程為參觀前南越總統府----獨立宮.
越南統一之後已改名為"統一宮".
由此可見共產黨有多討厭"獨立"這兩字.
北越的戰車開進獨立宮那天,台灣興起了第一波移民潮,深怕下一個就輪到台灣了.
所以我們對於政客或是有錢人為何要拿綠卡,應該可以理解.當年如果我們家有辦法,也會想辦法
弄個護身符的.
綠卡我們家是沒辦法,不過老媽倒是去買了一點黃金跟美鈔,萬一時...哈,還可去當海上難民.
隨身背包要通過X光檢查.
一進門就看到坦克,這應該算是功勳坦克,1975年4月30日,它們在刻意安排下,衝破鐵欄杆
殺進獨立宮.記者早就好整以暇端著攝影機,照相機拍下此歷史一幕.
編號843號的蘇製T55.
不是這輛,南越軍的最後抵抗在西貢外圍,北越進入西貢時,居民們已經是夾道歡迎他們的
武裝大遊行.
不過越共並不吃這一套,行禮如儀完之後,該殺該關的,一個也沒放過.
保存的非常棒,砲盾上的防水帆布都在.
砲塔上的紅外線探照燈,讓它擁有有限度的夜間作戰能力.
蘇式坦克特色,戰車尾部的副油箱.
另一頭的坦克,看其說明為中共仿T54而成的五九式坦克.
從外觀很難跟蘇式T54判別.
我跟營參一是在"反共抗俄"年代長大的.當年電視台及報紙非常關切越南的戰爭.
這代表自由民主與邪惡共產的重要鬥爭.耳濡目染下,我們這年紀的人對越南"淪陷"過程
均有一定的了解,所以看到這些老戰車,不免把深藏在腦海裡的回憶搬出來吹噓一下.
還記得民國64年那個春天,每節電視新聞不斷播放越南戰爭的最新狀況, ....南越今天丟了機場
明天掉了一個省(約等於台灣的縣),心中不免為同為"民主陣營"的南越發愁,幾個重要基地---
蜆港,邦美蜀.........至今仍記憶深刻.
南越兵做最後的抵抗,此時南越高層的軍政人士,早已經繞跑了.

衝入獨立宮的,還有這輛中共製T63水陸坦克.由俄製PT76改良而成,換裝龜殼式砲塔,主砲也由
76mm換為85mm.
中共在金門對岸佈署了大量此型坦克,所以為何國軍要在金門這彈丸之地,配置超過百輛
的戰車.
T63目前仍在越南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