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金門隨處可見的"玻璃瓶"掩體
用玻璃瓶堆疊後,再在其上覆土而成
我們連上也有類似的掩體,中山室前的防彈牆
附圖則為乳山展示據點的交通壕
從我到金門的第一天,就對這種掩體的功能產生懷疑,敵人砲擊時,這些掩體將產生怎樣的防禦功能?
試想....當砲彈打到這些玻璃掩體上時,會發生什麼事?
沒錯!砲彈碎片跟玻璃碎片到處亂飛,被玻璃片砸到的結果,應該比砲彈碎片好不了多少.
砲彈的殺傷力將加倍.
當初想出這個玻璃掩體的,不知那位英明長官的決策?
隨便想,這一定是長官下令蓋的
不然怎會全防區都有呢?
不知這些腦殘掩體何年開始蓋的?又何時停止這種腦殘行為?
還好,當保特瓶大量出現在前線時,沒人下令蓋"保特瓶掩體".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