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8月,在山東西南遭國軍圍勦的共軍劉伯承,鄧小平部十餘萬人為轉換被動
態勢,突圍南下越過黃河往大別山轉進.此突圍行動共軍稱挺進大別山,然其實是逃
竄,在突圍過程中遭國軍攔阻,戰機炸射,抵大別山區時,兵員從12萬銳減為5萬餘
,火砲幾乎丟光,實力折損很大.
突圍部隊其中一股在河南柳林,信陽一帶遭國軍截堵,造成嚴重損失,此戰役稱為柳
林戰役,查對岸網站,共軍自承損失4千餘人,而我方之戰報則為斃敵6千餘人,俘虜1
千餘人.
1947年,國共內戰進入第二年,兵員,裝備佔優勢的國軍面對行蹤飄浮的共軍吃敗仗多
, 打勝仗少,查閱<郝柏村閱讀蔣公日記>裡的統計,1947年國軍的損失為
1947年2月,73軍,整編46師五萬餘人在山東萊蕪吐絲口遭伏,損失五萬餘人.
1947年4月,49旅轄第二快速縱隊,在河北遭殲.
1947年5月,整編74師在孟良崮覆沒.
1947年5月,在東北戰場,新一軍30師第90團在懷德被圍攻後覆沒,從瀋陽出兵救援懷德
的第71軍88師及91師解圍時中伏.,兩個師幾乎全師覆沒.
1947年7月,有小74師之稱的整編66師在羊山集被圍,援軍久候不至,血戰後遭殲.
國軍惟二打的勝仗是胡璉整編11師堅守南麻,讓圍攻的共軍傷亡萬餘人後撤退.共軍隨即
北上欲圍殲駐守臨朐之李彌第八軍,第八軍不愧為滇西戰役中攻克松山之鋼鐵勁旅,此時
李彌手中兵力只有半個軍,堅守陣地不退,讓共軍付出傷亡兩萬餘人代價後敗退.
1947年另外一場勝仗就是這場被國軍戰史所遺忘的柳林戰役.怪的是在郝一書中也沒
提到此戰役.
與歷次大型戰役相比,國軍殲俘敵人數並不特別多,但此仗中國軍是殲滅了共軍旅級單
位,並且還俘虜了一位共軍團長--王順和,這是非常罕見的.
以上照片來自<國軍文化資料庫>照片僅區區五張,影像中國軍正給被俘的共軍發放文
件,不知是"自新證書"之類?猜應該不是縱虎歸山的"路條.
網路上查到的資料,這些戰俘被安置在信陽某學校裡.
戰俘營.這些躺在床舖上的或許為傷兵.
國軍向共俘宣佈寬大政策,照片中可見一跌坐在地的傷兵.
柳林戰役中,交警第四總隊堅守柳林車站,外圍的國軍將共軍包圍聚殲.時任交警第四總隊
指揮官為李穰少將,查了網路無進一步資訊.
關於內戰中的交警總隊,請移駕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A%A4%E9%80%9A%E8%AD%A6%E5%AF%9F%E9%83%A8%E9%98%9F
參謀總長陳誠呈交之戰報
共軍第10,12縱隊遭國軍整編第10師,20師,交4總隊等圍殲.
犒賞作戰有功單位.
戰地督察胡素呈交之戰報.
行政院報請蔣主席准予頒贈整10師第8旅旅長譚本良寶鼎勳章.
國防部長白崇禧呈報之電文.
蔣主席事略稿本記載12月11日接獲捷報.
柳林戰役指揮官張軫,國軍中將.
張軫呈報之戰報.
斃敵五千餘,俘敵二千餘,並活捉共軍30旅89團團長王順和.
網路上找到關於柳林戰役的記述,惟其文與國史館檔案有差異,蓋其此戰出力最鉅者為
整編第10師(後改回第10軍,徐蚌會戰覆沒),文中卻無提到.
https://zhuanlan.zhihu.com/p/35660337
柳林戰役是場規模不大的圍殲戰役,殲敵數不算多,但卻是我目前找的到惟二共軍之旅
,團建制單位遭殲滅之.另一場是共軍有來無回的金門戰役.所以按理我方應大
賜宣揚才對,但除了中央社區區幾張照片外全無見蹤跡,或許跟此役指揮官張軫後來的
作為有關.
大內宣影片請從05;20
張軫於1949年5月率部投共.獲頒寶鼎勳章的10師第8旅旅長譚本良之後見大勢已去
亦選擇同條道路.
張軫投共後之遭遇僅在網路上找到寥寥數語,1957年被劃為右派,遭整.文革時期再被
整的死去活來.跟柳林戰役一樣被選擇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