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特戰部隊扮演之假想敵部隊,從服裝,武器到訓練均模仿共軍.這樣的假想敵編制
直到70年代末期都還存在.但可惜沒能像美軍的假想敵部隊一樣,讓部隊普遍與其
對抗演練.
特戰總隊主要功能則是潛入敵後進行滲透與破壞.須實施模仿共軍編裝訓練
仿傚共軍操典,步槍正揹槍,衝鋒槍倒背槍.當時越戰正酣,弄些蘇式武器回來並非難事.
這麼多的假共軍影像還真是首見.
模擬共軍機槍班,AK-47衝鋒槍的彈匣沒裝上.旁邊這挺似是蘇制PK機槍.
70年代中期,在古關參加特戰訓的國軍軍官,他們身著共軍服裝,肩揹AK-47或56
式衝鋒槍.當時特戰單位似有這樣的專研共軍戰術戰法的師資班,這方面所知有限
如果你知道,麻煩將故事繼續說下去.
蔣中正總統參觀特戰學校.桌上擺著兩把PPs43衝鋒槍,這照片與特戰年會無關
時點也不相同.可能是在跟老蔣總統介紹敵我裝備差異及優劣.
特戰總隊進行操舟訓練.
著迷彩服特戰隊員射擊M2 .50機槍.
但我完全無法辨識他在作什麼?
軍友補充,此為艇上射擊模擬設施.
徒手攀爬建築物的特戰隊員.身上沒有任何安全措施.
特戰隊員須必備三棲作戰技能,就如美軍海豹部隊.
軍聞社現總算開始有早年紀錄影像出土.但數量實在是太少.
安排外賓們到金門參訪.
照例又是古寧頭跟馬山.這是馬山的觀景台.在他們看完後十年,我亦來到此地
也用著同一架望遠鏡.
莒光樓.在823砲戰期間,共軍火砲將其作為火砲修正參考點,因此亙砲戰期間未挨砲
彈.胡璉將軍在第二任司令官內,輕戰備,重民生的措施讓許多當年參戰的基層官兵對
其頗有怨言.另大陸通往大嶝島的堤岸道路,在劉玉章任內只要見其施工,立刻下令開
砲阻撓工程.而胡卻未沿襲此舉措,致使共軍能將火砲前進佈署到大磴島,增加對金門
的威脅.
他們站的地方就是現在戰史館址.早年為空地,參觀者由據點大門進入,走過坑道直達
觀景臺.
古寧頭離大磴島距離較遠,望遠鏡看不到什麼名堂,倒是古寧頭灘頭的阻絕設施之完
善讓我嘆為觀止,一排又一排的鐵絲網,瓊麻,雷區交錯.就連兩棲裝甲車輛也難以突破.
外賓們來到民眾聚落.
我軍展示偽裝為墳墓的射口.這樣的偽裝掩體至今在金門還有數處,現金門縣政府大力
鏟除軍事遺跡,我該找個時間去拍"遺照".
官方刊物對特戰年會之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