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70年至72年拍攝之裝甲兵影像.年代推測的根據係因這位車長上的領章.此款鋁質階級章
,又稱為大餅章,70年開始使用,汰換原有之鐵質金屬領章.73年之後又被布質領章所取代.我服
役的年代正是使用這壽命非常短的大餅章,真是幸運.
我在金門幹訓班受訓時,區隊裡的同學除了本師弟兄外,也代訓戰車群弟兄,蓋因當時規定,凡掛
下士階者,均需要有步兵專長,所以必須先至幹訓班受訓,結訓歸建後再接受專長訓.所以除了戰
鬥兵科外,其他如通訊單位,衛生營等,亦需派員至幹訓班接受為期12週步兵訓.
(照片來源:國家文化資料庫)
特地問了對國軍裝甲兵有研究的好友"坦克貓"
在砲塔上漆著黃色三角章為獨立裝甲42旅,與漆著紅色識別章的51旅同佈署在湖口.
其時陸軍共有6個獨立裝甲旅,除42.51旅外.73旅佈署在白河(藍色三角章),64旅佈署
在崗山(白色),95旅在大湳(綠色識別章,尚未遷去萬金),86旅則為粉紅色識別章,佈署在
竹子坑.
影像解析度不夠,無法辨識"本裝備計值新台幣xxxxxxx元",依稀看到出一個"貳",200萬
好像太便宜,2000萬則又太貴.
裝備來得不易,希妥善照照顧使用.
民國70年代,政府財政貧瘠,預算過半用於國防及外交,當時這兩項屬於機密,是不公開的.
這麼一點錢要養近五十萬的部隊,困難是可以想像的.
陸軍所購進之M48均為M48A1,在更換柴油引擎後,改稱為M48A3.
中華民國共購進309輛,組編成7個戰車營,其中北,中各三個營,南部一個營,由於部分仍留駐
教訓單位,因此部分M48A1車營並未編滿.
坦克貓表示,42旅兩個戰車營中,M48A1及M41A3各一個營.
美國願意出售裝備90mm主砲之M48A1予中華民國,係因共軍已大量使用由蘇聯提供圖紙及
協助之T-54中國版,裝備100mm主砲之五九式坦克,為平衡兩軍戰力,乃勉為出售予我方.
一般認為,俄式戰車主砲性能遜於西方,所以同時期的雙方戰車,俄式的口徑均稍大.
1952年,M48向媒體展示性能.
與M48同級蘇式戰車,中共Type59,據查網路,尚有三千多輛在役.由於中共早已能自製
該型坦克(坦克:共軍用字,戰車:國軍用字),有能力翻修及再生,狀況當然比我方好很多.
獨立裝甲旅之編制為兩個戰車營,一個裝步營,一個砲兵營,一個支援營及旅直屬連.
火砲部分,70年以前湖口裝甲旅仍使用老舊的M52及M108,70年後才陸續換M110
及M109.
裝甲旅汰換下來的M108,則撥交給之後成立的109及249兩個裝甲師使用,與我同時
在292師砲兵營服役的好友回憶說,他們從金門移防回來不久,即從苗栗駐地南下編入
109師砲兵營.並接收M108自走砲.他說火砲狀況比在金門的105榴砲還糟糕,根本破
銅爛鐵.
民國73年進行之陸精四號案,將輕裝師及戰車群整併為兩個裝甲師,由於缺裝甚多,加
上裝備老舊,根本是陸軍好大喜功之作為.
欲登上M113裝甲運兵車之裝步營士兵,竟然清一色都是二兵菜鳥.我特地問了69年至
71年在湖口服役的坦克貓,其時仍在使用半履帶運兵車嗎?他表示應該都已經淘汰.
M113運兵車上,手握50機槍的車長.衣領上別的是大餅階級章.鋼盔帶夾著看起來很
突兀的話筒.我不清楚這是否是制式通訊器材,請行家們指點.
跟著戰車屁股後頭往敵軍發起攻擊似乎很安全,其實不然.國共內戰時期,共軍會待戰車通
過後,射殺車後的士兵,導致步兵們不是一哄而散,就是裹足不前.常致視線不佳的戰車陷入共
軍佈置好的獵殺陷阱.
我不清楚獨立裝甲旅步寨協同訓練如何落實,但以我在金門當步兵的經驗,真是虛應了事,
只有氣噓喘喘亂跑一通.亦從沒教過如何對付戰車,如果對岸的兩棲登陸戰車駛上金門灘
頭,我們步兵還真不知該怎麼辦.
來督陣的軍官.
好友"安頭"分享的這段影片,似乎就是這場演訓.
這條軍歌,我沒聽過,也沒唱過,聽較晚服役的軍友説它曾是"陸軍流行歌曲"讓我頗為訝異.
我服役時的陸軍流行歌曲是"為革命當家",聽過沒?下次唱給你聽.
戰車排排長.右胸上是兵籍名牌章,軍官為藍色底,士官兵為綠底.
車上載滿士兵的M41A3.
42旅另一個M41A3營?但裝步旅營士兵在當時並不配載三色陣地偽裝帽?
裝甲旅在70年時,反裝甲連已改用TOW飛彈,但有可能部分單位還在使用106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