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七十一年夏,后扁海防班哨E1-013弟兄合影.這些照片是錦郎弟兄(後排右三)
提供.軍友在臉書群組上看到錦郎發表的照片後通知我去確認是否為同連弟兄?
坦白說,我端倪了一會,才確認錦郎是當年同在后扁的步8營3連弟兄,立即跟他打招呼
,二人越聊,回憶越回來.也都記起了彼此.
外島海防連由於散居海岸沿線各據點,除了早晚點名外,並不常碰面.所以除了較有互
動弟兄外,常是叫不出名字來,何況是隔了三十多年在網路上相聚.
仔細的端倪這張合照,心裡有點激動,好熟悉的臉龐,與他們同在金門服役,彷彿是不久
以前的事而已,而不是已經過了三十多年.
後左一這位是陳加興,錦郎說,他學過攝影,許多取鏡技巧都是跟他學的.難怪,這系列照片
跟我那些土包子取景完全不同.
照片裡這些弟兄,我還記得幾位.後左一著內衣是班據點指揮官.中間這位戴小帽的,曾在
連部住了幾天,輔導長關懷問他為何這麼瘦?是否有宿疾?他告知輔仔他有胃疾.為此輔仔
還跟雷長提醒該員身體較差,要特別注意.
前蹲者,已忘其名,記憶中是位整天笑咪咪的士兵,有點"天",偶被長官當眾消遣,算是連上
甘草型弟兄.右二,梯次較晚的林姓士官,這時大概幹訓班剛結訓,分發來此當據點副指揮官.
E1-013據點全貌,出連據點大門後左轉,有條下坡陡道,直走往下即抵E1-013.
左側沙灘即為湖山灣,可以清楚看到矗立在沙灘上的E2-032船型堡.
后扁衛星圖,可見到羅列在岩礁前沿的三個班據點.這種小型班據點由於人員少,衛哨勤務
非常艱苦,士兵們常一晚站上兩班衛兵,加上阻絕設施簡陋,即易遭到滲透摸哨.72年1月
本連急由寒舍花再移防回后扁,準備為284師進行之連據點群戰鬥示範時,就曾聽到海邊
三個班據點將裁撤兩個,僅留最前緣的E1-012作為前哨.
之後也確實只保留E2-012,其他兩個班哨均已拆除,只是不知道是民國幾年才進行?
74到76年在后扁服役的319師弟兄補充,當時還是維持三個班據點,由E3-013開始分別改
編碼為E-39,E-40,E-41.
E2-012旁的廢哨,遭摸哨年代不明.另一廢哨在E1-011與E1-012間.
班據點寢室為一空心磚搭建之平房,寢室之大門為一夾板木門,若衛兵遭制伏,極易被潛入.
難得一見之海防班哨寢室內部.
此種規模據點基本全無任何娛樂設施及浴廁,士兵在此駐紮非常辛苦.晚上用由廚房
提回來的水煮碗泡麵,再彈個吉他唱歌自娛,大概已是最大的幸福.
錦郎是1342梯弟兄,71年1月下部隊,這時他還是二兵.
70年代中期前,老兵,菜鳥沒有什麼界限,一起構工,一起出操,一塊洗碗出公差,夜哨排班
亦沒有特權,一切按規定來.那個老兵享特權,耍大牌的畸形現象是不准許存在的.
可以看到出來大家感情甚篤.
海防大衣.每個據點發兩件,換人不換衣.
71年農曆春節大年初一,我由幹訓班回后扁,一時興起跟衛兵借裝備拍下此照.
左一被我借走裝備的衛兵正是錦郎.
左一,錦郎.他應該曾短暫住過連據點.
E1-013的的"小毬".
士兵們由於長期睡眠不足,夜哨時難免打起瞌睡,小毬能深受大家的疼愛與重視
顯見牠是個非常善盡職守的狗衛兵.
金門沙灘長滿這種不知名黃花.
錦郎參加三講班.
71年三講班我在幹訓班,72年時本連則忙著準備金防部大戲--連據點群戰鬥示範,這個年度
政治作戰部門的重要活動,我完全沒有回憶.
他梯次雖然比我菜,但卻比我早了好幾個月去成功休假中心.
古寧頭戰史館即在據點前這片廣場蓋起.
剛啟用兩年的花崗石醫院.
可以看到阻絕設施這麼簡陋,水匪沒挑此地摸上來,算是有燒香.
可惜連據點沒有攝影大師幫我留下這樣的英姿
最突出的據點,E1-012.
由E1-013看E1-012.
E1-012是現在后扁惟一還存在的班據點,73年後編號改成E-40.
71年除夕晚會錦郎上台表演.當時我剛入幹訓班受訓,身心還在調適嚴苛的訓練中,完全沒有
辦法感受過年氣氛.
沒長眼的雨傘節.
後方為第二排排據點,E2-031.新編碼為E-38.是三個班據點的排部,駐軍也約僅一班.
E2-031的50機槍.這據點在沙盤室附近,為本連最靠近許白灣據點,幾趟到后扁已完全
找不到了.
72年7月本連在竹南,造橋助割.錦郎已是上兵了,準備進入破百倒數.我則已經開始交接
裝備予徒弟們,準備回家改當有為的社會青年.
再次謝謝錦郎分享這些珍貴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