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來源:LIFE
這系列照片,對國共內戰史有興趣者多在網路上見過,其多被當作徐蚌會戰時國軍影像
之用.經查看LIFE之原圖出處後,這並非是徐蚌會戰時所拍,而是更早之前國軍在中原
戰場影像.照片中這些列隊的士兵,為國軍整編69師.照片英文註解:
Soldiers of the Nationalists 69th Division standing at attention
February 1947
部隊番號沒錯,經比對照片,當時師長為戴之奇.但時間不對,應該是較早前拍攝,1947
年2月才發表.
說其時間不對,係因整編69師在1946年12月,在宿遷以北已遭共軍擊潰,損失慘重,國府
收容潰兵殘將,1947年已撤至廣州休整.
國軍整編69師,前身為國軍99軍.1946年縮編為整編69師,原92師縮成92旅,99師縮
為99旅,60師縮為60旅.1946年7月,整編69師在蘇中勦共作戰失利,92旅及99旅分別
在朝陽集及蘇中戰役招共軍重創,師長梁漢民遭撤職,由戴之奇將軍接任.
粟裕是共軍中常勝將軍,國民黨將領與之對陣,僅有胡璉,邱清泉,黃百韜等悍將能與之抗衡.
1945年8月任青年軍201師師長的戴之奇將軍.
戴將軍,黃埔軍校4期,曾參與北伐,抗戰.抗戰勝利後,青年軍201師,202師,204師整併為
青年軍第6軍,戴任副軍長.1946年9月,戴之奇接任整69師師長.戴為三青團重要幹部,與
蔣經國關係密切.
1946年10月,國軍向蘇北共軍根據地發起攻勢,戴將軍向上級請戰,願帶部參戰.惟此時戴
接師長未久,對其下屬了解不深.整69師的編制也很有問題,遭受重創的92及99旅仍在休整
,補充兵員武器中.因此向友軍"借了"兩個旅至整69師.兩個旅分別是整57師的預三旅及整
26師的41旅,加上原有的60旅拼湊起來,與友軍整編11師(師長胡璉)由宿遷出發分別向新
安鎮及沐陽發起攻勢.
宿北戰役
http://www.wiki101.com.tw/archives/64926#.WP385U0VFeU
與前張照片比照其五官,這張LIFE所拍攝照片確是戴之奇將軍無誤.
這臨時拼湊起來的隊伍怎能打前鋒呢?我認為與蔣經國代表的三青團想要展現實力,搶
頭功有關係.
整69師覆沒後,胡璉之整11師遭質救援不力,曾在某篇文章曾看到蔣經國要求嚴懲胡璉,
當時蔣的職務而言,實是僭越本份.
當時時任整11師連長一職,後在特戰司令退休的廖明哲將軍曾參與在其回憶錄"了了人
生"曾記述到救援整69師過程:
來龍庵---曉店子作戰
部隊由宿遷縣渡過運河,在井而頭駐札一夜,續向述陽方向前進,十四十時到達高迂子東端
小村落止.忽來傳令:[我營即向來龍庵攻擊.]!弟兄們聞令,個個精神抖擻,十二時發起攻擊
,我連為營之左翼連,攻擊目標,來龍庵北端.攻擊前進中,遭敵強烈火力抵抗,往昔在魯西南
所見過的匪軍未有如此防禦火網的編組,能長短互補,而火網的濃密,射擊軍紀及射擊精確
都有過於我往昔所見.我攻擊前進中,僅獲團八一迫砲連一般支援...(略)
第二天,拂曉發起攻擊,接近來龍庵寨牆下,寨牆下有一兩公尺寬外壕,幸好乾枯無水.天亮,
我師砲兵一0五榴彈砲營及旅山砲連,幾群集火力掩護下,我連由左翼首先突破,我親持湯姆
森衝鋒槍,一堡一衝鋒,一屋一戰鬥,十五日下午四時,掃清殘敵,敵人為陳毅所部21師,62團
,士兵多為20歲左右,所穿新黃棉軍服,持用前日軍所用輕兵器.本連士兵傷亡8員,擄獲武器
重機槍4挺,小砲2門,輕步機槍百餘件,俘虜47名.
十六日上午,全團向曉店子之匪軍取攻勢,村村遭抵抗,庄庄有戰鬥,匪軍射擊精確,村落防禦
配備亦得要領,士兵戰鬥意志的頑強,出乎想像.第二排排長趙金生陣亡,我衝進一村前,因屈
身躍進,未顧及前方麥草堆,突然衝出兩匪兵,手持日本九九式步槍直刺而來,若非傳令張光全
,手持衝鋒槍,眼明手快....
由國軍精銳整編第11師的基層軍官對共軍的敘述,可此時的共軍訓練,裝備已不在國之下軍,
而其戰鬥意志又遠優於國軍,加上戰術機動零活,擅於穿插分割,長於夜戰,近戰.此時的整編7
4師師長張靈甫就曾歎道,恐將無葬身之地.
戴之奇將軍,為國共內戰中第一位殉職的高階將領.
像叫花子一樣的國軍.
在這系列照片中,大家印象深刻的槍榴彈兵.右邊士兵胸口繫著鐵碗,當時部隊連
基本的水壺都缺乏.
28式槍榴彈.
抗戰時已經普遍配發.
大概是這樣用.
發射槍榴彈的步槍除裝上發射套筒外,槍托底部還有特種子彈彈袋.
到火器堂借張圖片.
用特種子彈將木柄手榴彈給拋射出去.
為首士兵所持槍枝用布套包裹住,這是步兵連重要火力來源,捷克式機槍.
在曠野中放哨的士兵.
持國造七九步槍.整69師為標準國械師.
挖戰壕中民工.
日軍94式山砲.除了少數精銳美械師外,大部分的國軍均以日式火砲作為火力骨幹.
國軍不知將火砲集中運用,威力更大,仍將其分散置各部隊.
國造81MM或82MM迫擊砲.
二四式重機槍.左邊站立士兵肩膀上披著減輕負重疼痛的護墊.
這種磚牆碉樓,用火砲打幾發即可將其炸塌.
乍看這系列照片時,訝異怎會有這麼多傷兵,原來這些都是蘇中戰役中的槍底遊魂,
剛剛才大敗,官兵們驚魂未定,臨時調來兩個旅拼湊後,馬上又拉上前線作戰,這樣的軍隊
如何作戰呢?
前線作戰,軍官通常不配戴官銜,避免成為狙擊手目標,軍官軍服的下擺口袋為立體剪裁
官與兵間以此作為識別.但軍官多會準備一套士兵軍服,以便逃跑時使用.
所謂國府精銳,不過爾爾.莫讓集結號裡那些穿的像美軍的演員給矇了.
想到國共內戰中的國軍, 就讓我氣餒,怒看免費影片洩憤!
電影告訴我們,即便是防禦狀態,也必須時而更換射擊位置.照片裡許多裝備,會在片
裡頭出現.如果不嫌中共這些老八股,戰爭場面拍的確實是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