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1月,駐印軍與中國遠征軍在芒友會師,代表著中印公路完全打通.
照片為中印公路通車典禮,新一軍軍長孫立人與美國負責建造中印公路的Lewis
A. Pick將軍握手.
1944年12月,由於中國境內戰事吃緊,新六軍的三個師中的新22師,14師運回國內
.另一個50師留在印度,納入新一軍編制.
新一軍在打通中印公路後旋即南下,1945年3月攻克臘戌,與英軍會師.緬北反攻作
戰結束,之後日軍在英帕爾戰役遭英印軍擊潰慘敗,加上日軍在菲律賓情勢不利,收
縮兵力而從緬甸撤出,緬甸戰役結束.
從中國軍隊入緬算起,中緬印大戰歷時3年零3月,國投入兵力總計40萬人,傷亡
接近20萬人.日本在緬印戰區投入兵力總計30餘萬,遭殲滅16萬9千餘人.其中駐印
軍殲敵4萬餘人,遠征軍殲敵兩萬餘人.中國士兵用鮮血及勇氣在抗戰史中寫下最輝
煌的一頁.孫將軍也因此役成為中外最矚目的中國將領.
#以上殲敵數字來自對岸,數據待考.
遠征軍與駐印軍會師,可看出兩者間裝備的差距.
駐印軍與遠征軍在芒友會師.其中有新38師師長李鴻將軍畫面.
左方士兵所持為用帆布包裹之八一迫擊砲砲管,早年重要裝備,如迫擊砲,機槍等
均有此防護舉措.駐印軍中部分的單兵個裝是由英國提供.
坐在吉普車上的Lewis A. Pick,他乘坐的吉普車將駛在車隊最前方.
中印公路.蔣介石雖跟史迪威嚴重不合,還是將其命名為史迪威公路
盟國向中國輸血的大動脈.這段影片與這些照片同時所拍攝.
升任新一軍長的孫立人將他最倚重的部隊,新38師交給李鴻將軍 .
卡車運來源源不絕的軍用物資及武器裝備.公路旁可見為躲避日軍空襲的工事.
這種避彈洞稱為貓耳洞,內戰時共軍宿營時亦挖此工事來躲避國府戰機攻擊.
可供卡車行駛的大型浮橋.
美軍工兵所架設的框衍橋.
運補車隊駛入國境.
民眾夾道歡迎.
抗戰勝利後.新六軍進駐南京,新一軍則派至廣州接收.1946年3月,他們運抵東北投入內戰.
參加通車典禮的中美官員.左戴小帽者為中國遠征軍司令官衛立煌.右1為孫立人將軍.右2著
西服者為提攜孫將軍的宋子文.
陳納德將軍.
走在前頭者為中國遠征軍指揮官衛立煌.所謂的遠征軍其實均在國境內作戰,擔任拔掉
日軍在中緬邊界上的據點任務.
車隊駛經惠通橋進入中國境內.
運補車隊駛進昆明
美國提供十三個軍的裝備予中國,部分已透過空運送抵中國,中國利用這些武器中一部份參予
對中緬邊境日軍作戰,待大量裝備,武器透過陸路運抵中國後,裝備完成的美械國軍將由西南展
開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