趴臥在地上的傘兵正操作著2.76吋火箭筒,一旁的士兵以湯姆森衝鋒槍掩護.
空軍傘兵總隊由美軍提供裝備,服裝,給養及訓練.源起於我方向美方派來改善
及修補雙方關係的魏德邁提出籌建需求,魏一口答應,但等到他看到中方提出的規劃
時嚇了一跳,因為規模遠較他預期中的營級規模大上許多.中方獅子大開口要先組
建兩個團外,還要一個作為訓練及人員補充的補充團,但由於已答應在先,只好照單
全收.
根據對岸出版品"戰場上的蒲公英"內文參考,傘兵裝備之優良,火力之兇猛,連新一
軍,新六軍也無法與之比擬,以口述者所處之隊(即為陸軍連隊)為例,人員及武器編
制為:
人員208人,下有六個分隊(排),1.2.3分隊為傘兵分隊,4.5.6分隊為機降分隊,每
分隊36人.配備火箭筒三門,輕機槍三挺,狙擊步槍三支,衝鋒槍九支,卡賓槍十八支.
第4分隊(砲兵分隊)配備60mm迫擊砲六門,5分隊(機槍分隊)配備50機槍四挺,
第6分隊(工兵分隊)配備掃雷器具,爆破設備及建築汽材.
分隊並有吉普車(機降車輛),各車均有通訊器材,組長以上軍官配發望遠鏡,士兵每人
均配發45手槍.
這場演習之後,傘一團及傘二團正式投入國共內戰,國府在37年6月,以傘兵為主體,
加上了戰車(兩個連),汽車團,砲兵營,工兵營等組成了第三快速縱隊.這是國軍第一
隻摩托化部隊,以不攻堅,不守點,不逗留的作戰原則,以吃多少算多少,打了就跑的戰
術掃蕩共軍,期間曾參與魯南作戰,藤線解圍等戰役,戰果豐碩,擄敵甚多.
第三快速縱隊後與交警二總隊編入由黃伯韜將軍指揮的整編25師組成黃伯韜兵團,
參與豫東戰役(國府稱黃氾區會戰),在解救區壽年兵團不成後,反遭共軍華東野戰軍
包圍.黃兵團面對優勢共軍攻擊,強力頑抗,最後在邱清泉將軍率領之第五軍救援之下
解圍.傘兵部隊在戰役中遭到嚴重損失,傷亡一千七百餘人.後傘兵撤回南京整補,國
府亦取消第三快速縱隊番號.
這場戰役,黃伯韜將軍獲得青天白日勳章,邱清泉將軍則遭到蔣介石的指責,邱一氣
之下罷官回到家鄉賦閒.這場爭端,也為將來徐蚌會戰中,邱遭質疑救援黃兵團不力
,致徐蚌會戰一敗塗地之重要因素.
機降後躍進中的傘兵,右方這位士兵手持30A6機槍,翻遍國共內戰圖檔,首見
國軍裝備此機槍.
機降組士兵腳踝上跟美軍一樣的布質綁腿.背包型式似為M1936.
巴組卡火箭筒.
共軍無裝甲車輛,一般也均採攻勢作戰,所以此火箭筒落入共軍手中後,反造成
國軍工事,裝甲車輛較嚴重的傷害.
傘兵總隊士兵連伙食亦有嚴格規定."戰場上蒲公英"一書寫到,美軍提供堆積如山
的彈藥供其實彈射擊,故士兵槍法水平遠高於陸軍其他單位.
近處這位士兵手持卡賓槍
卡賓槍輕便,射速也快.惟彈頭威力小,制止力不足.
在堅硬的水泥地作戰術動作,對手肘,膝蓋都是痛苦的負荷.
士兵正從機上躍下,艙門口這位士兵手持伯朗寧自動步槍,這是我惟一找到使用BAR
的單位.
C-47運輸機.
在地面策應的友軍.
裝備這麼齊全的部隊也屬少見.
配備威力驚人的噴火器及火箭筒.
志得意滿的白崇禧,當時國軍勦共情勢尚未惡化.
其右為空軍總司令周至柔,左為美國人稱"小委員長"的參謀總長陳誠.
蔣介石愛用也只用浙江人,其三大愛將--陳誠,湯恩伯,胡宗南均為浙江人,各自統
率數十萬大軍,從抗戰打到內戰,損兵折將,國軍在其三人手上喪師百餘萬眾.
跟隨國民黨撤退來台者由於選區淪陷無法改選,被稱為萬年國代.
"解脫村"現地沙盤模型.
P-51戰機飛抵上空助陣.
對目標進行俯衝轟炸掃射.
傘兵於敵軍後方進行空降.
我找到的這組圖檔,才是傘兵在內戰中的檔案照.網路上流傳者均為來台後所拍.
他們是戴著防撞帽跳傘.
如此清晰的照片實在珍貴,惟我們的官方及軍方似早已忘了自己家裡還有這些寶貝.
陸空連絡電台,以人力搖動方式發電.
國軍協同作戰能力極差,除了各部隊裝備,訓練上的落差外,部隊長畏戰及保留實力的
心態也是原因.
另一個重要因素是國軍派系混雜,各部隊長系出不同系統,各有靠山,時有不聽指揮之情
況,所以蔣介石被批瞎指揮,實乃因此因素而不得不如此.
國軍缺乏火砲,重機槍成了火力骨幹.
中正式步槍.
操演結束,接受檢閱.
不知他們有多少安然撤來台灣,是否又平安渡過東山島的挫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