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圖檔來自"國家文化資料庫"
http://newnrch.digital.ntu.edu.tw/prototype/query.php?keyword=%E6%B5%B7%E5%B7%9E&advanced=
敝部落格非營利性質,純為喜好軍武的朋友們提供互相研討之空間,主管單位若
認為引用圖檔不妥,告知後立即移除.
民國三十四年抗戰勝利之後至民國三十八年國府遷台這段期間,對國軍來說是段
"空白的歷史".官方不是避免不談,就是三言兩語打發過.對此段歷史有興趣的人,
不得不到對岸去找資料.至於對岸是如何醜化國軍,我相信看過的朋友很多了,也
非此文要討論的範圍,所以就不提這些.
我常在想,如果連中共都還保有一些內戰時期國軍的資料,那當時明顯有媒體資源優勢
的國府怎會沒有呢?如有,這些資料是藏在那呢?所以我開始試著把這些塵封已久的
資料給找出來.
在付出腰酸背痛,兩眼昏花的代價後,有了成果豐碩的收獲.這一系列圖檔,我從未在
官方及民間的出版品上見過.很有可能連中華民國政府也早就忘了自己還保有這些資
料.
廢話不多了,我來"看圖說故事"吧.由於圖檔並無附加文字註解,所以如果你認為我
的用字有謬誤之處,歡迎提出指正.
我們就由這惟一成建制從東北撤出的52軍開始吧.
首張照片是民國三十五年月,瀋陽各界歡迎52軍及其他單位的典禮.
瀋陽市政府.
日本投降後,蘇軍佔領瀋陽等地,除將地盤,武器交給中共外,並阻撓國軍接收.
52軍士兵.
52軍與13軍為國軍最早出關的部隊,13軍為美械部隊,52軍則為半美械部隊.時任
52軍第2師師長劉玉章就曾提過非常羨慕友軍裝備.
背包為日軍型制,腳上的皮鞋應也是收繳自日軍而來.
國軍在內戰中依所使用的裝備概分為美械,國械,此兩者各約1/4,過半使用日械
裝備.
http://www.omnitalk.com/miliarch/gb2b5.pl?msgno=messages/2271.html
國軍在大陸上失敗的原因非常多,這篇文章大家可移駕參考看看
http://qiuchijun.blog.hexun.com.tw/32647848_d.html
士兵使用中正式步槍,班長使用湯姆森衝鋒槍.
軍樂隊.隊伍中士兵戴著鋼盔(似為美製M1),但其時新一軍,新六軍仍未出關.
美製M1917 Enfield步槍
青年軍207師亦已進註瀋陽,另有白崇禧視察207師圖檔,擇日貼出.
美製道奇卡車上的陸軍第五十二軍字樣.其時五十二軍下轄第2.第25,第195師.
195師後撥給暫五軍.
五十二軍的雄獅標誌
收藏在北京軍博館的雄獅標章.獅頭方向不同,但樣式類似.
左前這把似裝著槍榴彈套筒.
五十二軍出關時軍長為趙公武.
五十二軍裝備不算頂尖,出關時戰績輝煌,除了指揮得當,士兵作戰英勇外,與當時的共軍
裝備及訓練拙劣,士氣不佳也有關係.
誰的拳頭大,誰才有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