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駐印軍正接受戰車訓練.這是37mm口徑戰車砲彈.這麼小的
砲彈,可以輕易擊穿日軍戰車.它還有種特殊彈種,"散彈",打出去後
砲彈在目標前爆炸,噴出大量鋼珠.共軍在古寧頭遭慘重傷亡,多是
遭此款砲彈殺傷.
戰車兵必要時,拆下機槍,離開機槍戰鬥.這樣的訓練在之後的
金門戰役派上用場.
剛剛結束戰鬥的裝甲兵.
來自檀香山的安德魯中尉教導中國士兵正確的使用衝鋒槍.
右邊這位戴著美式鋼盔是孫立人將軍,他等不及工兵將地雷掃除,
便親率隨員進入緬甸南坎.南坎於24小時前剛從日軍手中奪取.
中國士兵在某火車站的戰鬥.
美軍第75遊騎兵團第2營軍需連騾馬運輸隊.75遊旗兵團即為大名
鼎鼎的"麥支隊".他們的隊徽仍有青天白日標誌,以紀念當年在緬甸
與國軍共同奮戰的珍貴情誼
麥支隊, 好萊塢以他們為題材拍了部電影,前些日子mix台曾播出,
拍的很爛.
http://www.nankai1948.com/News_6/page_6204.htm
所以來段麥支隊記錄片
駐印軍的騾馬運輸隊.駐印軍的新一軍及新六軍,是否以新一軍
多戴美式鋼盔,新六軍多戴英式鋼盔來區分?
美軍在緬北作戰中渡河.
在臘戌以北,第2砲兵連的155榴砲陷入泥沼.
新一軍及新六軍配備有此款M1918 155mm榴砲,是抗戰時中國
口逕最大的火砲.
在北京軍博館看到此火砲是繳獲於黃維的第12兵團,所以除新一,六
兩軍外,摩托化程度較高的12兵團亦配有此火砲.
中國士兵吃飽飯後將搭機前往印度.
一輛美軍重車正扶正一門側翻的105榴砲,它是在沿史迪威公路
駛向中國途中翻車.
新六軍在1945年9月5日飛抵南京機場,全軍2.7萬官兵從雲南淽江運送
到南京.
中美兩國引領隊伍進入龍陵.標誌著中美兩國取得重開滇緬公路的勝利.
龍陵,是日軍釘在滇緬公路上的一顆釘子.為拔掉這顆釘子,國軍付出了相當
的代價
龍陵戰役
http://www.yuanzhengjun.cn/ft/zhanyi/longling.html
10分鐘影片,簡潔有力!比台灣找那些死後要被拔舌頭,名嘴口水亂噴的
節目好看多了!
新一軍進入國境.
騰衝戰役間隙,這名士兵帶著微笑,滿足的躺在自己搭建的克難涼棚.
在遠征兩年多後, 新六軍22師回到中國.
鬼子投降,在日本大阪戰俘營獲釋的國軍戰俘, 換上國軍制服,向
盟軍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