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將移交給縣政府的示範據點,這是我探險過最大的據點.趁著還沒被改造前來一探
其原貌.據點編號就不說了.
這拒馬有點年代了,三十年前我到金門時就是使用這種以鋼筋彎折而成的拒馬.
據點裡的城垛及碉堡.
三十年前對照圖.原據點沒有改建,現今的紀念館就蓋在我站立處的空地.當時由大門進入據點
,沿著坑道走到觀景台.
來參觀者必臨之觀景台.
當時這條沙灘的阻絕設施令人嘆為觀止.密密麻麻的鐵絲網及瓊麻還有雷區.
入寶山當然不可空手而回.
遍佈射口,此據點比一般排級據點要大, 一個步兵排不夠守,一個連又太多.
此處僅建崗哨太可惜,配置4管50機槍可充分發揮側射,斜射之殺傷力.
坑道呈"井"字狀,知道我們繞一圈花多久時間嗎?兩個多小時,仍未全部走完.
坑道潮濕陰暗,加上坑道曲折,結伴可以壯膽.
最少有三門57戰防砲.
還有這個,105mm榴砲.
駐鋤坑.
原本此處是配置M36,在M36除役後,射口改建,配置105榴砲.
改建年代不詳.
火砲可推出射口,在環型陣地使用.
亦可在此處壓制登岸敵軍.
由於示範據點,所以有簡報室.
Mk19.40mm槍榴彈發射器射口.這麼大的射口,敵軍子彈可以很容易射入
這叫夜間射擊標定架.用聽音辨位方式,選擇一個缺口將槍隻擱在上面朝概略方向射擊.
但這東西我認為與拿著槍盲射一樣.沒什麼效果.
同樣也沒有什麼作用的防潮措施.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