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海邊吹吹風,遠處的據點是E-XX.據點旁的土丘為昔日雷區,雷區後方有個292師在移防前
夕不分晝夜趕工的工程---反戰車壕.
步5營的阿信及步7營的寇野均曾參與此項工程, 我們步8營也沒閒著,三個步兵連以三班制,24
小時不間斷的進行新據點的灌漿作業.兩個工程近在咫尺,卻彼此完全不知道同時在趕工.
軍友前幾年來拍攝時,壕溝還頗為明顯,現已快被土沙所淹沒.
壕溝邊緣設有防沙土崩塌的水泥結構.
往田埔方向走,就是我們在72年3月中至3月底參與構工的工事.當時三個步兵連分三班,每班
8小時,本連分配到的是晚上10點到隔日清晨6點.由於灌漿工程不能中斷,作業中幾乎沒有停
歇,工地充滿著...快..快..快..的吆喝聲,拌好的混凝土放在獨輪車裡,弟兄們一個用繩索拉,一個
在後頭推,在用模板搭起的兩層樓高的"獨木橋"上奔馳著,稍不留神要是跌落下來,不是斷手腳
就是頭破血流,還好在施工過程中並無任何意外發生.
參與工程的還有1309梯弟兄, 按規定, 他們已經退伍了,但船忙著載運換防部隊,所以還留在連上
,既然還在連上,就得受節制,所以也拉出來參與工程.
待退?打茫? 狀況外?.....當年那有這回事啊!1309梯弟兄十餘人在工程告一段落後,於三月三十號,
終於搭上中字號,回到他們期盼的家,他們已經退伍15天了.
旁邊還有個班據點,或許也是這大據點的延伸碉堡,當年也是我們蓋的吧?
包打聽說,這據點將來會配置最先進偵測設備,由中科院研發的紅外線偵測器,以後阿兵哥不用
站在崗哨裡吹海風, 更不用睜大眼睛然後什麼也看不到的盯著海面看.只需坐在溫暖的碉堡裡
"看電視"即可.
聽完此言,眾人大罵三字經,罵....都要移防了,不睡覺來灌漿,卻爽到319師!
謠指部的話也不是每次都應驗,我退伍之後,"阿志老師"搬進來了,不但沒有紅外線偵測器,連水匪
都摸上來了.延伸閱讀,阿志老師的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ming-jhyc/article?mid=1245&prev=1268&l=f&fid=11
獨具巧思的避彈工事,效果不明,但很能撐就是了,30年了竟還沒塌下來.
部分射口已用鐵板封閉,這地方時而有兵,時而撤守,一來一回,兵仔就有割不完的草.
這次來沒人了,在駐軍越來越少的情況下,大概再也不會有人了.
狗嶼灣的軌條柴,72年4月某日(應該是4月,因3月底回台的龍儂對此大事沒印象),雷達站通報
有船隻往狗嶼灣開進來.我領著砲組弟兄奔至海邊據點時,狗嶼灣上空已亮澄澄,幾發照明彈
正冉冉下降,一條條火龍朝漆黑的海面亂竄....我坐在五七戰防砲的碉堡上,看著已推出砲陣地
的戰防砲,心想著.....待會兒看到砲彈把"匪船"給炸上天,來金門這一趟已足回票價啊!
延伸閱讀,殲敵於灘頭水際
http://tw.myblog.yahoo.com/a292876/article?mid=13238&prev=13251&next=13223&l=f&fid=6
當年,或許它就卡在這裡吧?原來軌條柴這東西真的有用.
就在舉起相機準備拍其上砲堡時,陳班長及阿強竟然已經爬上去了....
入境隨俗,當然也跟著爬.
這是90高砲陣地,綠鐵皮遮掩住的是砲管收入處.
一旁還有輛不知何時被扔在這裡的M41,金門最常見的大件垃圾是戰車,所以其實已經有點懶
得拍.
更上頭是機槍射口.
什麼?又爬上去了,.....真是以軍為家啊!就像自己家,隨意進出.
在"主人"的邀請下,我也入內來作客.
這趟金門行,本來雷公連長要參加的,不知他在看過這些"你家就是我家"的行徑之後,還跟
不跟?
經阿志老師的說明,再補述部分殘存的回憶
鐵門處是據點大門,沒錯!當時是由佌進入,一進去後先看到工兵正在用鑿路機敲掉紅土結構.
鑿路機綁在木棍上,要三個人才能舉起.工兵對著牆壁,天花板猛鑿,紅土一塊塊崩落,另一組人
員再將紅土給運走.
以紅土夯成的碉堡敲掉之後,用混凝土重新再蓋起新結構.
由大門進去右轉,是通往海邊射口的坑道,為RC結構,稍有點上坡(?),這坑道應該沒有敲掉再重
蓋,可能僅是加固.海邊的碉堡射口已先鏟平,因為坑道裡到處堆著彈藥.
坑道鑽出來後就是空曠地,友連弟兄正忙著在幾座搭著鷹架的碉堡上灌入混凝土.施工過程中
照片五的班據點幾乎每晚對著漆黑的海面射擊,最後幾天,乾脆把30A1水冷機槍搬出射口打個
過癮.我問步2連弟兄....你們是在打什麼?他們回說雷達站通報,對岸的每晚派人來監工,觀心工
程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