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扔下的子母彈.
"子彈",觀其大小,威力約概略同手榴彈.
聽說要犯詹X欄,張X銘也擅用此種暗器.
凡提到抗美援朝,PLA必會表彰的戰役.
上甘嶺戰役.美方稱其為豬排山戰鬥,取這名就如越戰中著名的漢堡高地,謂其死傷狼藉,遍佈
殘肢斷骸慘狀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8A%E7%94%98%E5%B2%AD%E6%88%98%E5%BD%B9
兩軍在山區相持,互爭山頭.面對美軍絕對火力優勢,PLA多次打退美軍攻勢,必須要承認其作戰勇
猛頑強.戰役過程我找了篇較公正的文章供各位參考
http://www.omnitalk.com/miliarch/gb2b5.pl?msgno=messages/2742.html
展廳裡構築出當年的工事,在外島當過兵的,看到這假山洞,不由得產生親切感.
這些土工器具其實在構築岩盤工事作用不大.
射口開得大了點.
讓我更感親切的30A1水冷機槍.
某次打靶, 我們用板行車把它推到碧山靶場,應該是要繳交彈殼,所以帶了一整箱的7.62*63子彈.
大家輪流上場體驗,槍隻架在三角架上,射擊時震動小,非常穩定.射擊數百發毫無卡彈情況.
72年初防區下令,海防據點每人都需學會各式防衛武器,當年我還能蒙上眼睛(模擬夜間)對它
分解結合.可惜這種惡補,學得快忘得也快,早已忘了該如何拆解它.
指揮所
在兩軍相持期間,志願軍出了一位英雄---狙擊手張桃芳.創下了狙擊敵軍214人的成績.
不過有權威網站對其驚人戰功表示懷疑,認為有灌水之嫌.請看"百步穿揚"的精闢分析:
http://home.comcast.net/~light123/index.htm
照片張桃芳所使用之步槍為莫新那甘,並無裝置狙擊鏡.